成薇
西安外事学院医学院
摘要: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积极利用手机等移动设备,指导护生进行碎片化学习,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通过碎片化学习,让护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掌握更多知识点,摆脱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提高学习的自由度。有研究指出,人在学习时注意力集中度一般保存在15~20min[1]。碎片化学习可利用注意力高度集中时间段,提高学习效率。为研究在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本文于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的本院专科护理学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中),随机选取40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基础护理学;碎片化学习法;方法
引言
《基础护理技术》是实训课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学科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与技能,尽可能减少练习时间,快速掌握《护理学基础》技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临床研究表明:21世纪的护理实践教学应以护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帮助护生树立知识、能力与素质全面的发展理念,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促进社会、教学的发展需要,从而提高护士临床观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为患者提供科学、全面的护理。当前,传统教学护理虽然能满足临床教学需要,但是护理缺乏针对性,再加上护理内容较多、较为枯燥,导致护理教学质量较低,更多的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因此,加强、构建“碎片化学习法”《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并完成基础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湘南学院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2017级专科护生中随机抽取20为对照组,性别:男∶女=1∶19,年龄(18.56±0.37)岁。于该院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2018级专科护生中随机抽取20为对照组,性别:男∶女=2∶18,年龄(18.49±0.42)岁。两组护生具有可比性(P>0.05)。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方法,理论和实践结合,定期评价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进度。观察组增加碎片化教学,教师通过微信建群,以微信为载体辅助碎片化教学,方法如下。
1.2.1构建《基础护理技术》实训教学平台
临床研究表明:良好的《基础护理技术》实训教学平台能提高实训教学质量。为了提高《基础护理技术》教学质量,医院/学校相关部门应加大投资力度,建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10]。同时,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不断搭建良好的实训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目前,我系已经拥有较为先进、完善的护理实践培训中心,具有先进、功能齐全的中心设备,能实现规范、科学管理。此外,实训中心具有基础护理实训室、多媒体教室等,均能为《护理学基础》教学的开展、实施奠定基础。临床研究表明:护理实训教学环境能为《护理学基础》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能满足学生对于专业技能的需要,亦可为临床护理实践教学奠定基础。
1.2.2 制作学习资源
经过对知识点的划分,教师可以进行学习资源的制作,围绕知识点制作图文结合的相关文章,让护生在5min之内读完。或者录制讲解视频,长度控制在5min之内。利用文章和视频讲解知识点,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进行知识点讲解,让护生集中注意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如果护生未能理解,可重复观看,或者进行拓展学习。由于学习视频和文章较短,护生可利用碎片时间重复学习,不需要携带书籍笔记,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1.2.3丰富综合性实训教学教案设计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实验实训学习,在教学教案的设计中,一定要使其内容丰富多样,并且具有综合性。同时在教案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教案设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同时,在备课的时候,教师应该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基础收集相关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在实验实训中可以培养其思维能力。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开展实践实训活动,教师在教学设置时应该加强对重点内容的重复,并连接相关学科,高度突出重点内容。
1.3教学评价
通过统计护生的讨论、回答问题、反馈次数等数据,能够对护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客观评价,方便于辅助教师给出护生评分,提高护生评价的客观性。
2结果
2.1 两组护生考核成绩对比
观察组护生理论考核(86.72±2.57)分,实践考核(94.08±3.54)分。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护生对教学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满意度20例(100.0%)。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3讨论
针对高职院校基础护理学的实践现状来看,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必要的,这样才可以培养真正的实用型人才,为医院输送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在高职学校中,实际训练是基础护理的基础,给学生提供了操作机会,创造了真实的“实战”场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学生作为教学的重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更好地学习。
碎片化学习最大的优势在于打破传统课堂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护生能够利用业余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反复学习[3]。学习只需要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上进行,不需要携带笔记和书籍,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有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学习。由教师制作视频和图文学习资源,在微信中推送给护生,补充课堂教学的内容,护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自己不理解的知识,可以通过微信和教师进行沟通,教师也能利用微信平台给予实时答疑。护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碎片化学习以生动、新颖的方式教学,可有效吸引护生兴趣。碎片化学习法在本质上是一种自主学习方法,教师为护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为护生答疑解惑。主要依赖于护生自主学习,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可有效培养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借助小组讨论,对具体案例讨论分析,互相答疑讲解,参与讨论,反思护理知识,从而锻炼护生分析问题和团队合作能力。教师能够观察护生讨论的问题,了解护理知识中的难点,进行针对性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结束语
总之,在基础护理技能教学中应用微课的教学方法,使基础护理技能教学更生动、更新颖,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增强了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迅速适应临床护理工作,是一种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推广的教学方法。在基础护理技能教学中应用微课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利于护理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思维,形成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再限于课堂,而且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可以真正实现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王玉梅.高职高专基础护理教学模式的研究综述[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9(06):48-51.
[2]金花.基于信息化的基础护理技术实训教学[J].科技资讯,2019,17(36):93-94.
[3]郝伶.支架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9,17(36):86+88.
[4]刘苗苗.护理资源库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90-191.
[5]林小玲,钟扬,吕启圆,林细吟,张利峰,万丽红,卜秀青,梁群英,王若婧,王晓丹,黎贵峰.创新思维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学实验课程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管理,2019,5(06):511-514+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