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素梅
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 361100
摘 要: 为践行新课改的核心思想,我国高中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情景化教学得到广泛的使用。而在高中阶段,由于生物学科的特性,学生在对基础的生物知识有一定掌握之后,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从而提高对生物学的兴趣。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更加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掌握,增强教学的效果。而经过实践的证明,情境教学的方法对于高中生来说,是学习生物的最佳方式,能够让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都达到最大化的水平。
关键词: 情境教学法; 高中生物; 应用探究
随着当前新课改的发展,在很多学科当中都有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这种方式得到非常多老师的青睐。这一方式简单来说,就是老师根据教学的内容,为学生提供相对应的情境,其中需要老师更加科学的使用现有的资源和设备,将较为抽象的概念和知识以一种更加形象的方式展现到学生面前,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掌握知识,并做到能够灵活运用。
1 创设探究性教学情境
无论是什么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探究,而生物教学更是如此。所以老师可以将情境教学与探究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创建探究性的情境。这其中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自主思考,对学习的知识拥有属于自己的理解,激发学习的兴趣,以此做到全身心的投入进去。
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探究互动的环境和机会,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教师再充当旁观者的同时为学生纠正错误、指点迷津,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独自思考,不仅能够更加理解课题,还能加深自己的印象。就比如在基因工程教学当中可以设置探究性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探究。首先可以创设某DNA片段让学生动手模拟同种限制酶切割和DNA连接酶的作用,通过比较学生的产品引导学生发现目的基因既可正向也可反向连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后主要解决问题,“怎么确保目的基因定向连接”?“两边的粘性末端不同”,“用两种限制酶切割”。再提供第二种DNA片段让学生动手模拟两种限制酶切割和DNA连接酶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供用两种限制酶切割后的目的基因和质粒各多条,让学生随意取两条连接, 锻炼,引导学生分类总结类型并设问“如何筛选出重组质粒”?引导学生想到标记基因的作用,然后再引导学生在质粒上涂上标记基因部分,又暴露问题质粒和重组质粒还是分不了,让学生设计再两个标记基因试试?(通过这样的反复实验,让学生切身实践,能够加深他们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再将对知识的掌握局限于熟记的单一层面,而是发自内心的了解其生物属性的科学原理,这对学生的生物学科学习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
2 重视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可以说每一学科的知识都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生物学科,所涉及的概念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影子。所以这就要求老师可以将实际的生活与教学相结合。让知识更加接地气,帮助学生了解生物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例如,在细胞衰老和癌变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人体的衰老特征和癌症的病症进行探究和分析:老人怕冷—代谢低;老人斑—色素沉积;白发—相关酶活性低;饮食清淡—膜的运输能力下降;病情发展快—无限增殖;易扩散—糖蛋白减少;病理检验—癌细胞结构发生改变等。这样知识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真正掌握知识并活学活用。
3 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问题式教学对于老师来说,也是一个经常使用的方法。在高中生物当中,教师可以适当地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进行提问,创设问题教学的情境。而在提问题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要对学生的理解水平以及认知的能力掌握好,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策划问题教学的情境,这样对于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在这样的过程中,老师提出学生愿意思考的问题,学生主动进行探究,对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也是真正掌握知识的过程。在这其中,老师需要做的是,引导学生,让学生懂得怎样观察,对身边的生物现象进行探究。另外,生物相较于其他学科有着比较强的科学性,所以老师可以从此入手,将其趣味性、挑战性发挥出来,对于激发学生探究精神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在动物细胞工程教学中,老师可以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对完流程图进行观察,然后根据观察的情况提出相关问题,例如让学生思考 1、在核移植前,为什么必须先去掉受体卵母细胞的细胞核?2、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都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这是为什么?3、用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动物,是对供体动物进行100%的复制吗?为什么?4、核移植技术的最终结果(目的)是得到什么?5、克隆动物的成功说明了什么?6、这种繁殖动物的方式属于哪种生殖方式?克隆动物有哪几个亲本?7、书上流程图中,为什么是直接将供体细胞注入去核卵母细胞,而不是只注入细胞核?这样一步一步地引导,能够让学生逐渐掌握较难的概念。
4 充分开放实验室
生物学科有着一定的实践性,需要学生亲手操作,一项理论通常情况下都经过了实验的反复论证。所以,老师要利用好现有的教学设备以及资源。向学生开放做实验的场所,提供动手的机会。实验室的开发不仅仅指的是空间以及时间上的,还包括有教学方法、理念等方面的开放,利用这种开放式的教学,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以及喜好动手操作。
结束语
当前很多教师都加强了培养学生生物素养的重视,在教学当中适当使用情境教学,构建适合学生的学习环境,创造探究、问题、实验、生活化等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
参考文献:
[1]唐培华.高中生物情境教学的反思与重构[J].教书育人,2019(22) : 50.
[2]范思宇.高中生物学任务驱动式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3]任晓虹.情境教学在高中生物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的实践研究[D].广州大学,2019.
[4]万敏.探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情境教学[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