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护理学翻转课堂“知、信、能”教学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 胡丽丽
[导读]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
        胡丽丽
        西安外事学院
        摘要:急危重症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学科,在教学活动中注重临床实践能力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应用急救护理知识和技能成为急危重症护理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翻转课堂是网络时代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教育界结合多种信息化技术方法对教育方法及理念展开积极探索的优秀成品。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翻转课堂”已经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急危重症护理学翻转课堂“知、信、能”教学效果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急危重症护理;翻转课堂;“知、信、能”;教学效果
引言
        伴随教育教学技术及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下,传统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正在逐渐变革,在这一教学变革过程中,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或方法逐渐被教育者认可并广泛应用。翻转课堂是指将课堂教学与课后练习或课后作业两个环节,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与尝试解决任务,课堂开展讨论交流与教师讲解,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学生课堂汇报、讨论交流与师生互动,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急危重症护理学是建立在医学基础课及内科、外科护理学等内容学习基础之上的综合性较强的临床专业课,更加注重综合运用前期所学专业知识解决临床急、危重症等临床实际问题。
一、翻转课堂的含义
        翻转课堂不是简单地把传统教学课堂结构倒置过来,而是将原来的课堂形态倒置过来,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课堂形式。也就是把“教师白天在课堂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完成作业”的教学结构倒置过来,构建学生“白天在课堂中完成知识掌握和内化,晚上回家学习新知识”的教学结构。“翻转课堂”能促进线上、线下教学资源有机整合,实现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有机融合,实现教学流程、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角色的翻转。翻转课堂能让学生在课前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补齐自己的短板;能让学生在课前完成基础的理论知识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课中,学生可以展示学习成果,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操作技能,真正实现从理论知识到实践能力的转化。在这样的课堂学习中,学生能熟练掌握技能,并把技能应用于临床案例,实现教学与临床的无缝衔接。
二、急危重症护理翻转课堂建设思路
        急危重症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护理专业核心主干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的应用能力,传统教学中主要以课堂理论面授+实践操作训练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疫情期间只能开展线上教学。此次疫情应对时间紧,课程组在线集体备课,利用开学前一周时间完成在线课程的初步搭建,充分整合多种资源辅助教学活动。任课教师加入授课班级QQ群、微信群等班级社交平台,开课前与学生保持沟通联络。课程团队教师积极参加超星学习通等平台组织的“网课建设与应用”等的学习培训,边学习边建设在线课程,梳理可用的教学资源,包括课程组已建成并运行的课程,校内在线课程资源,现有的慕课资源、相关课程包等。在学校教务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利用现有资源和示范教学包积极开展并完善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在线课程建设。课程采用具有统计功能的“在线教学平台(超星学习通)+直播互动教学(超星直播、腾讯会议、QQ直播、腾讯课堂等)”在线教学模式。学生先登录在线教学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再进行线上互动直播授课。


三、急危重症护理学翻转课堂“知、信、能”教学研究
        (一)翻转课堂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翻转课堂的学生综合成绩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说明“翻转课堂”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中医思维模式,同时能实现多元化评价,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平台上丰富的资源,能让学生利用课后碎片化时间学习,让学生的学习渠道更宽广,知识视野更开阔。平台会记录学生学习情况,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互帮互助,促进共同发展,增强合作意识和共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汇报展示和操作指导,让学生树立自信,展示个人魅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采用翻转课堂,让相对深奥的中医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让学生课堂参与率大大提升,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让学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真正实现掌握知识。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学以致用,符合岗位需求。
        (二)元化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
        科学的、多维度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是教学模式改革的催化剂。不同的教学环节,评价标准不能一概而论,可根据课前、课中、课后教学活动制定相应的评估准则,注重学习过程的检测,将过程评价和期末评价相结合。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如开展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等各种评价活动。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不仅仅是针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与相关技能学习情况,同时还要对学生在学习当中的进步情况、自主学习能力等综合能力进行考虑,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使其在学习当中能够掌握教学核心,从学习方式上进行改变,促进其在学习当中的全方面发展,从而为课堂教学改革起到导向作用。
        (三)制作学习资源
        授课前教师充分利用“医教融合”临床学院班的优势,借助优质的临床资源,搜集医院发生的临床病例、抢救视频等,以简单易懂、层层深入为原则,设计出类型多样的在线学习资源,如PPT课件、视频、典型案例、主题讨论、小组作业、在线测试、最新研究文献等,急救护理技能如创伤急救技术等,进行临床场景实地录制。例如教师制作导入案例“患者男性,30岁,因车祸致外伤,右侧头部出血,左小腿撕裂伤,伤口出血不止,两处伤口出血呈鲜红色,左前臂见3cm×4cm的皮肤擦伤,有轻度渗血,患者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浅快,您作为第一目击人,如何进行急救处理?”使学生注意力尽快集中到该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判别出血部位、性质、量)、操作方法(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术)和注意事项。多种在线资源丰富了学习内容,开拓了学生视野
结束语
        教师信息技术手段及资源较为缺乏,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疲劳,这就要求教师与时俱进,提供符合当代学生特点的资源库。课上时间有限,每组以代表展示为主,容易忽略部分未参与课堂的学生,缺乏对全体学生的全程跟踪。课堂评价体系以教师评价为主,缺乏全面系统的评价,导致学生展示不充分,创新意识薄弱。教师有必要建立更全面、合理、系统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员参与。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新时代下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实现了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方法的转变。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护理学具有重大意义,它将给医学教育课程改革、教师授课模式、学生学习模式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马丽,高巍,孙红英,王薇,程梅.基于翻转课堂的“入院护理礼仪”信息化教学说课设计[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6):76-77.
[2]王晓静.微课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法应用于护理教学探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6):94-96.
[3]张俊怡,胡雪琴,陈洁,李艳.翻转课堂在基础护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14):2152-2155.
[4]胡晓晴,陈小菁,胡斌.互联网+翻转课堂在护理生毕业前技能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13):27-29.
[5]黄棋.翻转课堂在高职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9(26):259-2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