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项目式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屠沈佳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出现,也促使老师积极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
       屠沈佳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社区学校  311241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出现,也促使老师积极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学生项目式学习法是当前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加强项目式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上的运用,可以使得课堂变成学生的课堂,让学生成为主角。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小学生;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许多人认为小学生年龄还太小,让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作用不大。然而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在如今的社会上,掌握住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新课改的出现也对信息技术提出了一些要求,需要小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
        1 项目式学习
        其实项目式学习,是一个新的学生方法,它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并且通过项目式学习,还可以带领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积极的面对那些困难问题。同时,它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了解。并且在进行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扮演不同的角色,然后通过玩的形式进行学习。同时在进行学习时,需要学生对于整个知识有大致的了解,然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老师进行相应的指导。因为在过去学生都是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而项目式学习法,能够使得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而老师是引领者。
        2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发展现状
        其实从当前教学发展过程中来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依旧是按照过去传统的方式进行讲解,并且虽然学校开展相应的信息技术教学课程,但是学生并没有对这个产生兴趣,因为他们不了解信息技术。而教材上所陈列的一些信息技术知识其实也都较为简单。并且老师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只是按照一个一个的知识点展开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看似能够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可以对每个知识点都有所了解和掌握,但是从项目式学习的角度来看,它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老师在进行技术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并没有把新知识与技术知识进行连接,而且大部分的学校学生在上信息技术课时都是一周一节课,所以说在下一节上课时,学生可能会对上一节所学到的知识有所遗忘,而老师直接进行本节课的教学讲解,没有进行上一节课知识点的回顾,从而造成学生对于知识的连接不到位。并且一周一节信息技术课,从当前看来也无法的满足学生对于学习的需求。其次,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的信息技术知识较为枯燥,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只是按照知识点来进行讲解。忽略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在最后也是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要,这直接决定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但是对于一些学生来讲,他们只在学校接触过电脑,所以说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的问题,以及进度比较慢,然而,在最后的考试时成绩较低。这样就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
        3 加强项目式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措施
        3.1做好项目规划工作,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
        在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时,学生由于接触到该部分内容的时间较短,经常会认为信息技术学习难度较大,不愿意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过程中,从而使得学习学习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也比较慢,不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在今后小学信息技术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老师应该逐渐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之前做好相应的项目规划工作,对上课中涉及到的重要内容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防止孩子们在课堂上出现较为混乱的情况,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对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知识点内容有更加全面化和具体化的了解。并且通过项目式学习,能够使得学生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渐的增加教学的难度,因此在今后的这些过程中,老师要带领学生运用项目式学习方法,从而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新建演示文稿》这节课时,老师可以自动播放或者是循环播放来调动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在ppt上面穿插搞笑图片来引发学生的好奇。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搭配,可以插入视频或者是自己喜欢的图片,还可以自由的更改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字体艺术效果。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好处以及趣味性,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3.2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实践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把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然后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实践活动,通过合作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默契,以及协同、团结性,能够让他们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注重团结的重要性。例如,在学习《制图》这节课时。老师把学生分为几组后,然后让他们以小组为中心,他们自己内部进行分配,需要学生制作出一张带有图画以及文字的宣传海报,因此,通过老师布置任务,他们开始进行分工,谁负责画图?谁负责写文字?谁负责涂颜色?通过相互配合,从而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让他们真正的把所学到的内容运用到实际中去。而且还可以自由的发挥创造,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发散他们的思维以及创造性,从而更好地推动他们的学习。
        3.3设置的问题,检查学生的“课前学”的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可以设置一些问题,然后检查学生在上一节课所学到的情况,还能够把这节课与上一节课内容进行连接,让学生每一节课所学的知识都能够进行掌握,而不是学一课内容忘一节课知识,这样没有任何的作用,要让学生真正的学有所用。例如,对于上一节课学习回车键的作用,那么在这节课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对上节课有一个了解,询问学生回车键有哪些作用,然后通过学生的回答可以了解到学生是否对于上一节课的内容有所掌握,如果有所疑问,那么老师可以继续的再讲一遍,从而开展新的课程。并且在接下来讲新的课程时,老师利用项目式教学方法,把所要讲解的内容罗列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对应完成,例如第一项先了解鼠标的使用,第二项利用鼠标绘制一幅图画,第三项,进行总结,鼠标都有哪些功能?以及今后怎样使用鼠标。通过老师所罗列的框架,学生去独立的完成。可以搜索资料,也可以自己练习,或者是询问同学。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学生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在搜集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及时的询问老师,老师针对他们所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这样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注重学生项目式教学法的学习,使他们真正的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程,能够感受到信心技术所带来的魅力。
        3.4利用课堂陈述,重点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学生陈述能力的培养,是为了使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在将来步入社会后,也能够使它们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同时在进行课前资料准备过程中,要让学生对于自己所要准备的材料进行陈述,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遇到事情可以抓住重点。而且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所制作的东西,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因此让他们表达出来,可以更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性。
        4 结束语
        从上文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注重学生信息技术的培养。同时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方法,利用课堂讲解课本上的重要内容,同时还可以进行小组划分,然后让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共同发表自己对于一些事的看法,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
        
        参考文献:
        [1]陈忠诚.基于项目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研究[C]//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 限公司,2019:191.
        [2]梁小棠.项目式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15):174-175.
        [3]吴爱玲.项目式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运用数字化工具探究知识”项目式学习为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9(5):78-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