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利英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孝顺镇中心小学 321035
摘要:通过道德和法治的学习,学生可以成长为自信勇敢的人,成为诚信、守时、责任、正直勤勉、能尊敬老师并团结同学的祖国花朵。因此,在小学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如何提高小学生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教学策略;
一、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教学中,教师要谨记教学的目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自己则是扮演好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因此,教师在改变教学方式时,首先,要在教学过程中调换学生和教师的位置,以学生为主;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而非主动告诉学生如何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最后,要敢于让学生受挫,温室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百则不饶的品格。
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人教版中《同学相伴》一课时,教师要清楚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去达到这一目的。一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设计好教学方案,学生只需要按照教师的要求积极参与就可以了。但是,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学习《同学相伴》这一课,结合自己上学几年的时光,和同学在一起的时光有什么收获,在与同学相伴的时光中有什么体会?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在学生设计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指导或是帮助,配合好学生。总之,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显出来,鼓励学生勤动脑,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以教材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要在结合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扩展,丰富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丰富教材教学内容,在学习完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后,可以再列举相关的例子,开阔学生的视野,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指导意义;第二,在原有的教学内容基础上进行改编,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改编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解决方法,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通俗易懂的事例引入所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过渡环节,使学生更易于接受。
例如,在学习《我很诚实》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以一个故事引入所学教学的内容,《狼来了》是许多学生都学过的故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站起来讲一下这个小故事,在讲完这个故事以后,可以和其他学生谈谈听完后自己的感想,学生们都觉得做人要诚实,讲信用,不能说谎,否则以后大家都不会相信他了,以后遭殃的还是自己。通过这个小故事,教师引入今天教学的内容《我很诚实》,让学生知道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也告诫大家以后不要随便说谎。在教材内容结束后,教师可以在结合其他实例,去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时刻记得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学生。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丰富教学内容,通过多元化的内容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做一个守法和讲道德的小太阳。
三、联系现实生活,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
道德和法治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脱离生活实际,要以生活为背景,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同时,让学生从生活中提高自我的认识和理解,做一个优秀的小学生。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尽管将书本上的知识一字不落地传授给学生,但是学生接收的并不多,很多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似懂非懂的模式,他们理解起来也觉得很抽象。为了加强学生的认识和理解,为了使学生可以学以致用,用所学的知识规范自己的行为和道德,教师要联系实际生活,关注学生的情感动态,随时引导学生,使学生不要误入歧途。
例如,在学习《生活离不开规则》一课时,有些学生觉得不应该设置规则,如果设置很多规则,做什么事情都要走程序,会浪费很多时间,而且如果规则太多,会限制人们的思维,和这个社会脱节。学生的这种想法没有错,的确有时候规则会带来很多烦恼,但是如果没有规则呢?教师让学生思考如果没有交通规则,人们还可以安全地过马路吗?如果没有法律,是不是小偷偷东西不会被禁止,他们在肆无忌惮地继续这种行为呢?如果课堂上没有规则,大家都各自干各自的事情,教学活动如何开展呢?教师通过引入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例子,让学生知识这个社会需要规则,如果没有规则,人们生活的环境就会一团糟,大家生活就没有安全可言,就会缺少很多幸福了。
四、开展探究活动,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
开展探究活动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提高帮助很大,首先,通过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自感受法律与道德对于一个人成长生活的重要性,可以加强学生道德与法治的全面认识,有利于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品德;其次,通过开展探究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最后,通过开展道德与法治探究活动,会开阔学生的思维。
在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考虑:第一,通过知识讲座活动,利用榜样力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真正突显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目的;第二,加强学生的讨论环节,通过学生中间的交流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理解得更透彻和更全面;第三,在开展探究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及时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结语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发现和总结,发现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课堂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还应重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很好地了解所学知识。此外,教师还要将实际和理论知识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也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来说锦上添花。总之,重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提高教学水平,不仅是教育事业的要求,也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教师需慎行为之。
参考文献
[1]?单海萍.浅谈如何提高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J].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2020(3):46.
[2]?马荣增.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质量[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