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网络阅读的实践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钱正彪
[导读] 全民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阅读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
        钱正彪
        天祝藏族自治县大红沟镇教育辅导站    733206
        全民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阅读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有效途径。为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阅读习惯,提升学生查阅、搜集信息的能力,我校制定了“小学生网络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主要对3-6年级学生的网络阅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网络阅读行为进行分析,制定方案、总结方法引导学生开展网络阅读,学生的阅读素养得到了提升。
        一、转变思想,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
        当今社会互联网已经畅通到无所不能,网上订餐、网上听课、远程医疗会诊和手术等等,这些都与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都真真切切能够感受到网络带给我们的便利。但提到学生上网,大部分家长就会坚决反对。认为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就是学生成绩提升和成长发展的“绊脚石”“陷阱”,曾经网上就流传着“想要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这样的言论。调研中我们也发现,许多家长认为要想学生健康成长就坚决的不要让学生动手机,80%的老师也认为学生接触手机等电子产品弊大于利。
        要想学生开始网络阅读必须要更新家长和老师们理念,消除他们这种“谈网色变”的恐惧心理。首先要“晓之以理”,让家长和老师认识到互联网时代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网络阅读是当今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与其处心积虑的阻止,不如顺势科学的引导。其次要“教之有方”,教会家长正确的引导学生运用电子设备,合理把握学生使用电子设备时间,及时了解学生使用电子设备的用途。防止家长放任自流,学生过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交友和电影等与网络阅读无关的操作。
        二、顺势利导,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学生对使用电子产品获取知识的兴趣是非常浓厚的,但进入神奇的网络世界有目的的获取知识时,就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了。网络世界色彩纷呈,知识内容浩瀚无垠,学生一不留神就会偏离航线,一叶扁舟随波漂流。教师要加强引导,让正确的阅读习惯陪伴学生。一是任务驱动搜寻式阅读。

就是有目的的提出搜索的任务,让学生通过搜索引擎进行查找相关资料,解决问题。例如,语文预习时让学生查找本课的生字词、作者的简介等等,学生可以通过百度、360搜索等搜索引擎直接输入查找的关键词内容,筛选后摘录整理即可。在此过程中教师随机帮助学生筛选符合条件的内容,严格控制时间,以防搜索结果过多,学生找不到适合自己需要的答案。二是目标驱动搜寻式阅读。教师提出阅读的内容,明确阅读的目标,激发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定向搜集这一方的资料,唤醒学生对相关经验、表象的意识,促进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网络设备了解长征。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有的搜索长征的故事,有的搜索长征的经过,有的搜索长征的诗词,还有的搜索长征的图片、视频等等。学生不管从哪个方面能对长征重大的历史事件有整体的了解,达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目标即可。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明确目标,并不断的提示学生围绕学习目标进行搜索学生,防止学生阅读过程中沉溺于细节,目标迷失。三是兴趣驱动搜寻式阅读。就是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自由搜索阅读。比如,有的同学对航天科技感兴趣,他就可以搜索一些航天员的故事,航天员选拔、训练方面的资料阅读。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帮助选择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内容,循序渐进,使其保持学习兴趣,提升阅读水平。
        三、授之以渔,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网络世界图文并茂、音画俱全,要想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师必须授之于正确的搜索、浏览和鉴别的方法,让学生快速的从大量搜索结果中快速找到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一是指导学生熟练地掌握电子设备操作方法。当下电子设备五花八门,功能形形色色,操作方法各有千秋。教师要对每电子设备的功能做简单介绍,对操作方法重点强调,保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快速准确打开设备中应用软件,输入自己需要检索的内容,快速锁定阅读目标。二是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软件,介绍一些常用的软件及其功能。教师要根据阅读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推荐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网址、软件App等,让选择。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浏览器等一些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扫清网络阅读中的技术障碍。三是指导学生甄别筛选搜索到的信息,去伪存真,化繁为简。网络引擎搜索到的信息内容多,层次各异,甚至还有许多含有争议或错误的答案,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甄别筛选的方法,指导学生对信息甄别筛选后进行阅读。四是指导学生处理好文字和图片、影像的关系。图片、影像就如纸质阅读物中的插图,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阅读内容,但过分的浏览图片、影像就会让学生顾此失彼,本末倒置,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图片和影像很容易吸引学生眼球,过多的浏览图片、影像,“哈姆雷特”就变成了一个,林妹妹就会变成陈力……许多人物形象就会被定格,不利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一些作品优美的语言文字就会黯然失色。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理解能力高低,合理安排文字和图片、影像内容的比例,防止网络阅读变成看电影、浏览图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