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绮明
广州市越秀区八旗二马路小学
摘 要: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中华民族的希望,也是党的未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指出:少先队工作要突出实践育人特色,推动新时代少先队社会化发展,着力强化劳动实践,帮助少先队员树立劳动最伟大、劳动者最光荣的意识,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关键词:新时代少先队工作;少先队员;劳动素养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当前很多少先队员的动手能力和劳动意识下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劳动者最光荣的意识淡薄。笔者深入思考,结合少先队活动的实践性特点,提出以下少先队员劳动素养的提升策略。
一、转变教育观念,引导少先队员端正劳动态度
当前独生子女家长片面认为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考到好大学,找到好工作就行,其他的不重要。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导致劳动教育在家庭中被轻视、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让少先队员真正认识到劳动教育对于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作用,引导少先队员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为劳动教育奠定思想基础迫在眉睫。学校少先队可通过开展“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主题实践活动,让队员走近劳动模范,抓准节日教育的契机,选取24节气中的劳动要素,结合春节、植树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等节日开展特色劳动实践活动,帮助队员感悟劳动的内涵,发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增强劳动创造幸福的认同感,发自内心地热爱劳动。
二、创设红领巾志愿服务岗,培养少先队员的奉献意识
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要用好校园这一重要阵地,创设红领巾志愿服务岗让少先队员进行劳动实践,学会一些简单技能。通过相应的训练,将劳动实践的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每个中队创建“红领巾志愿服务小分队”,队员自主制定劳动服务内容和规则,自主管理,充分体现少先队活动的自主性,队员们通过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在日常劳动中更快更好地养成劳动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提高自我服务意识和服务他人的奉献意识。对那些具有良好劳动行为习惯的队员进行表扬,以此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
三、完善各种保障体系,提升劳动教育活动的实效
开展少先队员劳动教育,需要健全保障体系。第一,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学校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共同营造浓厚的劳动教育氛围,促使少先队员逐步端正劳动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第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学校少工委要通过经常性的培训来提高辅导员老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好劳动教育内容;第三,加强设置设施建设。结合学校实际,修建一些劳动场所,配备相应的基本设施,为少先队员的劳动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学校可因地制宜,用好周边的教学资源,开设种植、养殖、园艺、家政等红领巾小社团,邀请有专业技术的校外辅导员来一起编写校本教材,拓宽劳动教育渠道,丰富少先队员的校园生活。
四、落实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增强少先队员劳动光荣感
如何评价劳动教育的效果?这是劳动教育的一个难点,也是重点。根据劳动教育的多元性特点,学校可结合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设定各年级劳动章争章标准,通过生活自理能力、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等项目,细化评价指标,进行每月一评,期末总评,为获章队员颁发红领巾一星章,作为奖励。在红领巾奖章的基础上开展“我是劳动小达人”、“学雷锋小标兵”、“环保小卫士”、“小鬼当家”等特色队活动,增加劳动实践的趣味性,引导广大队员从小参与劳动,从小爱上劳动。
五、构建三合一联建共育机制,提升劳动实践教育实效
结合实际需要,学校可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有效整合,为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注入更多的活力。可以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青少年教育基地、中小学生研学实践营地(基地)、博物馆、基层党群活动场所和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青年之家等各类文化场馆、社会资源,建设少先队校外劳动实践教育营地(基地),让少先队员不仅能在校园里、家庭中参与劳动,更能就近就便地参与社会劳动实践基地的活动,拓宽视野,练就本领。
结语:
新时代赋予少先队工作更深远的意义,学校少先队应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强化政治引领,突出实践育人特色,引领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听党话、跟党走,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磨练意志,习得劳动能力,知行合一,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宏新.对新时期我国培养中小学生实践能力问题的回顾[J].教育科学,2005(02):6-7.
[2]徐革.感知美,领悟美,欣赏美,创造美——谈在劳动与技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
[3]姜凤萍.劳动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05):552-554.
[4]游园.少先队社区教育活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2(8).
[5]傅红.家长资源——综合实践课“隐形的翅膀”[J].学生之友,2009(12).
[6]赵国强.少先队在党的少年儿童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N].中国青年报,2021.02.2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