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故事,落实小学思政课育人目标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薛卉
[导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
        薛卉
        青岛西海岸新区香江路第一小学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题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重要讲话。其中讲到: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讲故事,不仅老师讲,而且要组织学生讲。讲好故事,会有效提高思政课教育实效。
        关键词:讲好故事 有效落实 育人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题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重要讲话。其中讲到: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讲故事,不仅老师讲,而且要组织学生讲。
        根据我多年担任小学班主任和任教《道德与法治》课的经验,深刻感受到讲故事是启发式教育的有效方式,会大大提高小学思政课教育实效,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讲好故事,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讲好的故事,二是把故事讲好。如何做到讲好故事呢?我从三个层面内容和三个渠道来落实。
        一、课堂主渠道讲好家国大故事,提升思想境界。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道德与法治》非常故事化。情境图、阅读角、活动园、交流园、故事屋各个版块的内容多以故事呈现。这些故事中有科学家、伟人的非凡故事,也有普通人的平凡故事;有历史故事、寓言故事;有神话故事,也有真实的故事。非常适合儿童少年的年龄特点,易于接受。
        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抓住内容的特点,重视对教材中故事的挖掘和宣讲。
        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我和我的家》,编排了“家人的故事”环节。根据提示图,我让学生讲讲家人的故事。特别提示家长中有没有是解放军的。有个小同学说他爸爸是个海军,很长时间不回家。我接着问:“你知道你爸爸在干什么吗?”他回答说在海上保卫祖国。我接着让他讲一讲他爸爸的故事,他就讲了爸爸告诉他的军舰的知识。我说:“对啊,你爸爸太了不起了!他和许多叔叔们一起在保卫着我们的祖国,让我们能够幸福的生活学习!”同学们都对他漏出了敬佩的眼神。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孩子们产生对解放军战士的崇敬之情,激发守卫祖国的意识。
二年级上册一单元第3课《欢欢喜喜庆国庆》,我提前让同学们搜集新中国成立的故事和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课堂上举办小小故事会,从而让学生在讲听故事中产生对革命家的怀念和崇敬之情,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豪情。
        三年级上册二单元第5课《走近我们的老师》,开课就是“我和老师的故事”,一直到“小小故事会”环节,整篇以故事引领。让学生在讲述老师的故事中体会老师的爱和辛劳,潜移默化加深了学生爱师敬师的情感。
        六年级下册四单元第8课《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活动园二设计了“你知道哪些著名的航海家?收集相关资料,说说他们的故事”。提前一周布置收集资料,制作人物名片,课堂上展示交流。从而激发了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勇于探索科技,追求真理,为人类做贡献的远大理想。


        通过挖掘利用课本,讲好家国好故事,精心引导和栽培,培育少年儿童的家国情怀,交给他们正确的思想,从而引导他们走正路,崇尚科学,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周主题班会讲好身边小故事,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边的榜样最真切。
        我在班级开设周主题班会“我讲身边好人好事”版块。每周一个组的五个同学讲述这个周发现的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轮流宣讲。好人好事的范围很广,包括爱学习、爱劳动、讲卫生、有礼貌、爱助人等,只要学生觉得好的有意义的都可以。
        首先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留心观察,还要学会辨别是非。设立最佳发现奖、最佳讲述奖,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讲的同学热情高涨,如果被讲到的主人公是本班的同学也会满心的喜悦。
学生讲到的可谓都是小事。如有的同学说某某同学看到音乐老师上课嗓子有点哑,就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金嗓子”润喉片送给老师,体现了关心老师;有的说某某同学看到低年级同学在捉校园鱼池里的小鱼,就过去劝导不能捉;有的说发现某某同学主动把自己的午餐分给饭量大的同学……事虽小,但都体现了向善向好。我想,这就是教育的育人功能最好的体现。
通过周主题班会的开设,在班级营造了人人向好、争做好事的风气,潜移默化实现了立德树人的目标。
        三、晨会讲好自己的故事,优秀品质落实到行动。
        反思是促进进步的最好措施。通过讲大故事和小故事,在学生心中种下了优良的种子,如何让种子发芽、茁长成长、结硕果是最重要的。因此,我开设了“晨会讲好自己的故事”活动。每天晨会拿出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讲一讲自己近期做的好事。每天两人,班内四十几名同学,正好一月一轮。既然要讲,必须先做。所以,同学们争先恐后有好的表现,做到有好事可讲,并且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持之已久,形成习惯。
        在单纯讲故事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思考:你为什这样做?这样做对自己的成长有什么好处?一次班里的薛晓彤同学讲道,自从大队部开展了垃圾分类教育活动后,自己就把家的垃圾分类存放,按类送到垃圾桶。并且把以前都丢掉的废纸、包装盒、塑料等储存,积攒后卖给收废品的。我顺势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不害怕丢人吗”她说:“我看到环卫工人运送垃圾非常辛苦,所以就提前分好类,便于他们装运。并且自己卖废品已经攒了二百多元钱了,可以买自己想买的东西,不用跟家长要钱。”我夸赞道:“你真是方便了别人,保护了环境,自己也得到了实惠。给你点赞!”同学们也流露出羡慕的眼神。我想,她的故事肯定会带动很多同学也这样做。
        这样好的思想引领好的行为,好的行为巩固好的思想,良性循环,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农民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地里不长苗就长草。是说庄稼地里不好好耕种和管理就荒了,庄稼长不好,杂草会疯长。育人也是这个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我们要培养的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实践,我认为讲好故事是培养人的一种很有实效的办法。
        
        作者简介:薛卉 女 汉族 青岛西海岸新区香江路第一小学 一级教师 区教学能手 优秀班主任 市德育先进工作者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