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构建干部培育的有效路径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薛冰
[导读] 党员干部是党的执政根基,党员干部的执政水平与工作作风直接影响党的长期执政地
        薛冰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300000
        内容提要:党员干部是党的执政根基,党员干部的执政水平与工作作风直接影响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直接关乎党与各族人民群众的血脉同源。伴随着执政环境的复杂多变,党面临的困境挑战更为险峻复杂,特别是社会形势的发展嬗变对党员干部的培育造成新的困境与桎梏。因此,我们应当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内涵,顺应时代发展的全新要求,不断完善新时代党员干部培育机制,构筑适应新常态执政要求的党员干部培育支撑体系。
        关键词:党员干部  培育  路径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党员干部面临的挑战与冲击
        伴随着改革攻坚的不断推进和社会转型的持续深化,党面临的执政形势更加复杂险峻,在国内外复杂环境背景下,党员干部的培育面临着超越以往的诸多困境与全新挑战。
        (一)国际形势的复杂突变与多重渗透,严重冲击党员干部的信念与思想
        国际形势的复杂突变与现代网络的不断发达,不但严重冲击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长期持续的负面渗透对党员干部执政信念与价值根基带来了不良效应。由于西方敌对势力不断传播腐朽思想与错误言论,极力鼓吹个人享乐主义与奢靡之风,严重动摇了党员干部的思想信念。与此同时,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丰富与资本运营的不断变革,不停冲击正向的价值追求。由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利益分配格局不断调整分化,特别是网络时代资本造富的不断涌现,导致一些党员干部的优良传统与作风素质产生褪变,艰苦奋斗作风与重义轻利思想产生动摇和弱化。
        (二)西方敌对势力持续攻击与反复侵袭,严重腐蚀党员干部的信仰与意志
        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西方敌对势力传播西方文化价值与生活方式提供了土壤和渠道,尤其是西方敌对势力通过互联网深化扩散错误思想与腐朽文化,借机散播西式生活与极端思潮,并进而进行信仰腐蚀与价值侵略,严重冲击了党员干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信心,阻碍了党员干部对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不懈追求,侵蚀了党员干部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妄图破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严重动摇了党员干部与各族人民群众构筑牢固的执政基础。
        (三)干部培育部门的认知与应对尚显不足,影响党员干部的培育创新
        我们不可否认,当前时期一些干部培育部门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结合尚不深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守正创新略显不足,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党员干部培育的结合方式尚待创新丰富。只看脚下、不望天空的现象依然存在,只顾拉车、不看前路的情况普遍存在。往往过度关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灌输,不能实现培育和实践的有效衔接与充分融合,注重单向灌输而忽略双向运用的传统培育方式和路径已然不能满足新时代执政需求对于党员干部的内在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党员干部培育的时代要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当注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无缝结合,根据时代要求与现实需求变革完善党员干部培育的有效路径,创新丰富党员干部培育体制机制,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党员干部培育紧密结合的水平和实效。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党员干部培育的根基构筑与价值重塑
        当前时期各级党员干部培育部门应当紧密结合新时代党的执政要求和社会治理需求,及时强化树立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培育理念与推进路径,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新时代党员干部培育进行深度融合,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融入到新时代党员干部培育的思想塑造与价值追求中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与内心,大力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正确认识党的历史和新中国发展史,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新时代党员干部培育创新融合。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党员干部培育应当符合历史时代要求
        各级党员干部培育部门应当牢固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普遍规律,紧密结合时代发展要求,立足新时代巩固党长期执政地位的现实需要,变革完善符合时代要求的党员干部培育体制机制,健全完善新时代党员干部培育的内容体系与表现方式,在提高各级党员干部理论涵养和政治素养的同时,注重提升各级党员干部群众工作本领和应急处突能力。既要让各级党员干部准确把握当前时期国际复杂多变的发展趋势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布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回答各级党员干部普遍关心的问题,及时消除各级党员干部存在的疑惑困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注重提高党员干部培育的精准性
        各级党员干部培育部门开展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时,应当根据培育对象的普遍需求和工作实际进行精准培育,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决不能采取千篇一律的流水线作业方式推进党员干部培育工作。

应当根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要求,创新内容、创新模式、创新路径、创新方法,有专门针对性的设置党员干部培育内容体系与评价机制,切实做到理论和实际紧密融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各级党员干部适应新时代履职尽责要求提供理论保证和方法工具。同时,新时代党员干部培育应当加大现场处置场景的教育培训,着力增强各级党员干部应对群体事件和突发情况的能力。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党员干部培育应当遵循的有效路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党员干部培育工作应当体现旗帜鲜明讲政治的原则,这既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培育工作的坚固屏障,同时也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培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党员干部培育工作务必坚持政治首位的原则
        旗帜鲜明讲政治的原则,是各级党员干部培育部门必须遵循的培育要求与根本原则。旗帜鲜明讲政治,这既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培育的基础本源,又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培育的根本指针,是关系到新时代党员干部培育工作根本性和全局性的总原则和总纲领。旗帜鲜明讲政治的原则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培育部门对于党员干部的培育工作应当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紧密结合,精准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坚决贯彻落实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加强各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党性修养的培育与锻炼,坚决维护党中央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与决策部署,教育培养各级党员干部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教育培养各级党员干部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与各族人民群众的血脉同源,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觉主动担当起时代赋予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与此同时,各级党员干部培育部门对待具有不同学历背景和工作经历的党员干部不能千篇一律、万人同策,要注重因地制宜、分类培育,针对党员干部各自不同的培育需求,制定符合各类党员干部培育需求的党员干部培育精准规划与运行体系,让各级党员干部既提高了政治站位,又增强了执政本领。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党员干部培育工作务必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
        党的各级党员干部培育部门在党员干部培育工作中务必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既要制定符合党员干部培育需求的精准规划,也要注重以新时代党员干部执政需求为切入点和着力点,以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为主要抓手,创新完善适应新时代执政要求的党员干部培育方式与路径,充分体现新时代党员干部培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党的各级党员干部培育部门对于党员干部培育的根本任务是不断提高各级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理论涵养和政治素养,不断增强各级党员干部执政能力和工作水平,注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体党员干部的头脑,并指导其扎实有效开展各项工作,确保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在党的领导下沿着正确的方向阔步前进。结合党中央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党史的部署,各级党员干部应当深入系统学习党的历史,从党的发展奋斗史中找到解决理论困惑的答案,找到破解工作难题的答案,找到提升自身理论境界的答案。检验党员干部培育部门工作成效如何,要用党员干部培育的实效来衡量。党员干部培育的功效价值呈现在多重层面,培育成效主要体现在党员干部理论素养是否有所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是否有所提高,党员干部应急处突能力是否得到增强,党员干部群众工作本领是否得到充实。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当注重学习培育和考核使用紧密结合。各级党员干部培育部门应当针对各级党员干部建立一人一档,详实准确记录各级党员干部在党员干部培育部门的各项学习表现情况,完整客观的展现各级党员干部在理论学习、能力提升、党性修养、尊师重道等各方面的情况。党员干部学习结束后党员干部培育部门应当将党员干部个人培育档案及时移交各级党员干部所属组织人事部门,让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精准了解和掌握各级党员干部的真实培育情况,将其作为各级党员干部评先争优和提拔晋升等考核使用的评价指标。此外,党的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应当注重跟踪了解党员干部学习成果转化实效,督促各级党员干部养成自律学习的好习惯,从而保证党员干部培育的实效性与长效性。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党员干部培育工作务必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党的各级党员干部培育部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既是党员干部培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党员干部培育工作的重要支撑。党员干部培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既充分体现了党的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对各级党员干部的关心和爱护,同时又是适应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要求的具体体现。具体到党员干部实际培育工作中,党的各级党员干部培育部门应当注重倾听党员干部的培育需求和意见建议,特别是应当根据党员干部个体差异精准制定培育方案,不能泛泛而谈、批量生产,尤其是以往传统课堂理论灌输的陈旧方式已然不能适应新时代党员干部培育的全新要求,应当注重情景模拟、现场教学和场景处置等现代融合的培育路径构建,真正实现以党员干部培育为中心,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学相长、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与此同时,党的各级党员干部培育部门应当紧紧围绕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以改革攻坚、社会转型和治理创新为出发点,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紧密结合,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融入并指导党员干部培育工作。此外,党的各级党员干部培育部门应当充分利用党员干部自我管理的功效,在党员干部培育期间建立临时党组织,及时了解、掌握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与现实表现,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汇.新时代干部教育长效机制建立的路径选择[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
[2]王桂芳.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9年第10期.
[3]肖文红.新时代如何培养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J],学理论,2019年第11期.
[4]宗妍.关于新时代加强党员干部党史国史教育的思考[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20年第12期.
[作者:薛冰(1981---),男,汉族,天津市人,现任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行政学院)基层党建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政党治理,邮编:3001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