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婉妮
上海政法学院纪录片学院 上海市201701
摘要: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高等院校作为我国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进行书法教育能够创新传统教育模式,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校园文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因此高校书法社团应运而生,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阵地,本文以上海政法学院韩墨香书法社为研究对象,探寻其在人才培养、丰富校园文化方面形成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书法社团 校园文化 韩墨香书法社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形式,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突出的精神价值使其拥有广泛的民众基础。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的综合体现,彰显学校发展的理念,更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书法作为我国传统艺术,在育人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书法教育更是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因此高校书法社团应运而生,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阵地,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创新文化发挥巨大作用。上海政法学院韩墨香书法社在人才培养、丰富校园文化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陶冶情操 磨练意志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书法是中华文化瑰宝,包含着很多精气神的东西,一定要传承和发扬好。”上海政法学院翰墨香书画社成立于2011年,在2018年由翰墨香书法社更名为翰墨香书画社。它以“弘扬中华书画艺术,繁荣校园传统文化,提高上政学子文化素质”为目的,面向学校广大书法爱好者进行书画艺术的传播与交流。翰墨香书画社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个性魅力在传承发扬传统文化,普及校内书画,建设校园文化中发挥积极而特别的作用。
自古书家多以坚韧的意志著称。草书大家张芝刻苦钻研书法艺术,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体现其坚毅的学书精神,楷书创始人钟繇善于思考勤学苦练,出身行书世家的王献之写尽十八缸水,这些书家们的刻苦勤学,坚韧意志对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优秀品格的养成起到了榜样与促进作用。在社团的书法教学中,集体品读碑帖,不仅使得学生了解碑文书体,还能深入体会古代书法家的优秀品德,以古人的美德为自身学习楷模,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也是书法教学之美育德育的重要任务。张怀瑾在《书议》中提到,书法是无声之音,无声之象。由此可见书法对人的潜移默化,有其极强的感染力和艺术美感。
提升审美 全面发展
翰墨香书画社每周组织学生们集体临习碑帖,学生们在品读王羲之《兰亭集序》作品时,发现全文28行,324字,有28个“之”字形态各异,各有变化,在章法上超然洒脱,气韵贯通,将书法艺术与文字内容有机结合。学习这样的书法名篇,必然会另学生感受到艺术的美,进而提升其审美能力与艺术鉴赏能力,提高艺术敏感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习近平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既需要“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也需要“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高校书法社团将书法艺术推广于师生,不但达到高校育人目的,更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师生耳濡目染,促进审美情感的成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建设,营造稳定的文化环境,对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熏陶。
亲近名家 坚定信念
上海政法学院坚持每学期邀请数位书画名家做客讲堂,为师生开展专题讲座。翰墨香书画社曾邀请松江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宋远平先生作”书法临摹与创作漫谈”讲座。主讲人宋远平先生,为书法家,诗人,辞赋家,楹联家。中国辞赋家协会理事,中国楹联学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上海书协会员,松江书协副主席。曾获中国书协“书法进万家”先进个人、上海市国际文化艺术节先进个人、上海市首届书法艺术节先进个人。通过亲近名家,发挥文化名人的引领作用,使学生们能做到见贤思齐。
翰墨香书画社聘任本校名师为书法导师,进行定期指导,每周书友们集中聚会一次,进行书法切磋、学习。通过学习名家,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模仿力。学习书法,读帖与临帖尤为重要,诸多书法名家名帖值得仔细琢磨推敲,反复对比、认真观察、努力模仿,在不断的临习中领悟书法要义,转化为自身的风格。从而在名家名帖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提升学生们的领悟能力与创新能力。
凝心聚力 墨润万家
每年春节,上海政法学院翰墨香书画社的“迎新春、送春联”——为教师送“福”活动都会如期进行,为新春佳节增添温暖祥和的色彩。春节送福,墨润万家的活动已经成为上海政法学院固定的校园文化活动之一,广受师生好评。通过此类集体书法活动,师生们表示增强了校园凝聚力,更有自身民族荣誉感的提升。
书法具有实用性的同时,更具有艺术上的审美性。高校书法社团推动书法教育,可以使学生的欣赏力、创造力、审美力得到提升,拥有发现美、欣赏美、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不光是在陶冶情操方面,书法教育还能帮助学生增强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知,建立爱国主义情感。
结语
高校书法社团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学校艺术文化建设的重要教育基地。以上海政法学院翰墨香书画社为例,它承担着传播艺术氛围、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任。此类书法社团的良性发展对于高校培育积极乐观向上的大学生精神风貌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深刻分析了高校书法社团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还可以为其他高校艺术社团的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衷敬华,李晓蓉 学生社团文化在高校中树德育人的作用:以江西某学院书法协会为例[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71-72
[2]厉吉志 书法教育的德育效应研究 [D]西安工业大学,2014.4
[3]邹志生 书法教育的现状及改进对策 [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126-129
[4]房彬 沂蒙书法文化研究 [M]. 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8:204.
[5] 李云并 高校书法社团的现状及系统论的引入 [J].美术教育和研究,2017 (2):102
作者简介
王婉妮,1989.5月,女,汉族,上海人,上海政法学院纪录片学院,中级实验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媒体
基金项目:本文章系上海政法学院校级科研资助项目 项目编号2018XJ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