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冷萍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4期   作者:冷萍
[导读]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的素质发展来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冷萍
        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第三小学  663400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的素质发展来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小学语文开展阅读教学的关键目标。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大部分教师依旧没有摆脱陈旧教学方式的禁锢,“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依然存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备受打击,从而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阅读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内容,需给予更多的关注,在阅读教学当中需重视教学模式的创新,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同时,教师还需综合运用教学资源,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整体阅读能力。
一、积累语言材料,培养阅读能力
        通过语言材料的积累,学生在阅读新文本时能联系已有的阅读材料,进而快速理解文本内容,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整合阅读材料。首先,联系已有阅读材料。部分学生在积累阅读材料时盲目性较强,誊写了大量的好词好句,但没有联系已有的阅读材料,导致材料积累的作用得不到发挥,只会浪费大量的时间。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引导学生梳理零散的知识点,依据内在逻辑关系将各个知识点链接起来,促使知识网络系统得到构建。
        例如,在阅读古诗的过程中,学生可根据诗歌的主题进行分类积累。其中,《长歌行》《金缕衣》等诗歌的主题为“珍惜时间”,《春晓》《江雪》等诗歌的主题为“四季”。通过这样分类积累,学生既可以充分理解与记忆知识,又能促进后续古诗阅读活动的高效开展。其次,指导阅读方法。教师通过阅读方法的传授和指导,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高效培养。字、词、句是文章的基本组成元素,因此,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需引导学生着重分析文本中的一些关键词句,透过词句理解文本内容。例如,《桂林山水》一文通过对桂林山水的景色进行描写,将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可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水平如镜”“波澜壮阔”等词句的用法及含义,分析这些字词所融入的情感。同时,教师要通过一些问题的设计,拓展学生思考的深度和角度。如“我看见过……这样的水”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等。学生通过思考这些问题,即能深刻感知作者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二、以情景剧为渠道,借由情感培养阅读能力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阅读活动中,阅读活动以朗读为核心,材料与方法较为单一,阅读的差异仅表现在语音、语调上,实际可供学生选择的阅读方法有限。单一的阅读方法破坏了文本的趣味性,降低了文本的可读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并不愿意主动开展阅读活动,阅读能力很难得到培养。借由角色和情感两大要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将故事转化为情景剧,能够为阅读教学提供新的选择。
        例如,在教学教材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这篇课文时,教师在班级内开展分角色阅读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从不同的角度表现文本。教师要求学生分别扮演西门豹、巫婆、官绅等角色,深入解读文本。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也可以将课文转化为剧本,要求学生针对不同的教学知识表现人物形象。对于西门豹,其刚正不阿、大智大勇,表情和声调必然是凛然不可侵犯的;对于巫婆和官绅等角色,鱼肉百姓是他们的唯一目标,以骗取钱财为最终目的,神色和声音应该表现出奸滑、狡诈、贪婪的特点。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设计剧本,在通读文本材料后,设计人物对白,通过分角色朗读完成阅读的预热。借由“设计剧本”为目标发起阅读指导活动,让学生深入分析人物形象。情感是阅读的第一要素,在培养学生阅读技能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高度重视作者情感和人物情感,强调情感的表现,抓住当前的阅读重点,这样才能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供实质性支持。
三、巧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是我国经济和科技等多方面综合实 力提升的产物,因为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所以对于 学校教育资源的投入也进一步加大,很多学校也开始 实现了互联网的全覆盖,能够普及多媒体教学。小学生正是喜欢动画片、图片的年纪,所以多媒体教学这种方式已经引入,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就非常显著。所以说,语文教师在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工作当中,还可以考虑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目前,互联网上有很多中国成语故事的动画演示、语文课文的配图朗诵等资源,教师在展开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也可以借助这些丰富资源作为阅读教学的引入,在课堂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眼球,充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看动画片或者是配图朗诵等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对阅读理解篇目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而且通过动画这种方式的辅助,也能够让阅读理解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总而言之,多媒体这种教学方式,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当中非常有创新性的一种教学方式,并且这种教学方法的效果还十分显著。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改善教学方式,也要充分挖掘这种教学方法的内在优势,保持课堂的活跃程度,增强学生对阅读的关注度,借此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阅读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的重要构成内容,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立足教材资源,通过创新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马彦霞.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20(19):71-72.
[2]韩志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探讨[J].新课程(上),2019(12):235.
[3]林宏伟.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8(33):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