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阅读滋养心灵—浅析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4期   作者:秦雯
[导读] 语文教学对于学生学习课本知识,
        秦雯
        广东省汕尾市实验小学        516600
        摘要:语文教学对于学生学习课本知识,提升综合素养有着巨大的帮助。但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论是从事语文教育工作的老师,还是学生家长,都不赞成学生过多地接触课外读物,认为这样会导致学生荒废学习,难以获得好成绩。所以,在素质教育当下,如何认识到课外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并帮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实现自身的综合发展,是小学语文教师的艰巨使命。鉴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有效开展策略
        一、小学课外阅读中存在的实质问题分析
        1.学生缺乏自我管控力,阅读效率低下
        对于大多数小学生而言,他们年龄较小,还未意识到阅读对于自己成长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之前的课堂阅读中,教师一般会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并且监督学生完成阅读。在这种情形下,学生必须要认真地展开阅读。但是在课外阅读中,教师无法随时关注学生的动态,在缺乏教师严格管控的情形下,很多缺乏自制力的学生就会以敷衍的态度来进行阅读,比如他们在阅读的时候打游戏或者是被其他新鲜的事物转移了注意力,进而导致学生的阅读效率尤为低下。
        2.阅读书目缺乏选择性,阅读兴致不高
        不仅如此,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也就是说,他们在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会直接为学生规定不同的阅读材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全没有任何的选择权,他们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去阅读不同的书籍材料,所以学生不具备较强的阅读欲望。比如,教师一般会在课堂教学之后为学生推荐相应的文学书籍,但是这些不同的材料不一定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这种情形下,就会导致学生在阅读时不具备较强的参与度,仍然只是被动地展开阅读,没有较强的主动性。
        3.忽视课外阅读指导,对文本的理解不深
        课外阅读是课内语文教学的延伸和拓展,一些教师认为自己在课堂中已经为学生讲解了不同的文章,学生也掌握了相应的阅读方法,在课外阅读阶段,教师会让学生完全独立地进行阅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并没有给予学生任何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无法发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甚至有些学生在阅读时根本没有理解文本的描述重点。在这种情形下,就会导致学生的阅读重点出现了偏移。
        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策略
   1.选择适宜读物
        课外阅读材料内容非常丰富,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避免在课外阅读中接触过于深奥或者不利于小学生接触的文学作品,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正确地选择读物,避免学生由于课外阅读产生不良影响。
        例如,在学生选择过于深奥晦涩的作品阅读,不仅会使其陷入迷茫,甚至可能打击学生阅读兴趣,使其失去对语文的热爱,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2.构建阅读体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表层的辅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和能力,教师必须通过构建科学的课外阅读体系,帮助学生系统地接触和学习课外阅读材料,通过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在掌握课堂内容的同时,开拓视野增长见闻。
        例如,为了提高课外阅读学习效率,教师可以为学生建立课外阅读小组,通过小组内部交流和小组之间的互动,提高课外阅读学习趣味性和竟技性,使课外阅读成为提高学生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平台。
        3.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总结与阅读积累具有不同之处,阅读的积累更为偏向与对其中知识点、词汇语言的学习,阅读总结则更为关注书籍的结构与思想。阅读积累习惯的培养,对学生的语言词汇丰富,语文基础水平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建立一个课外阅读的摘抄本,对阅读中的优美词句、陌生概念等进行摘录与标注。一般陌生的词汇与概念,阅读读本中都会做出相关的注释,学生在具有兴趣的情况下,一也可以对此进行更为详细的查询。教师定期的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本进行检查,并且倡导学生之间对自己的课外阅读积累本进行交换,展开探讨。读书探讨能力的培养,一也不可忽视。
        4.重视方法指导
        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还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方法指导,帮助学生们更加高效地获得课外阅读中理论层面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知识。课外阅读不能够仅仅停留在读的方面,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们将阅读和写作进行有效的结合,在阅读中积累大量的知识,在写作的过程中检验所学知识,升华情感认知,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增强对课外阅读的有效感悟。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为学生们推荐《我的叔叔于勒》这篇文章。引导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认真体会人物的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在此基础上获得作者对于核心人物的情感认知。在这项活动结束之后,学生已经对人物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有了一定的认知,所以可以引导学生们开展随堂练习写作活动,引导学生们选择自己熟悉的人物进行描写,注重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等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5.重视阅读交流
        在当前的课后阅读阶段,教师一定不能够忽视课外阅读交流活动的设置,在之前的教学中,教师认为学生只要完成自己规定的阅读任务即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并不在意学生是否针对自己所阅读的文本展开了交流和探究,在这种阅读模式下,会导致学生的阅读视野较为狭隘,他们只会从自己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看待问题,思维较为主观。在当前的课外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每周定期选择两天来展开相应的交流活动。在交流活动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近期所阅读的书目材料,谈谈书中最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或者是一个人,然后其余读过这本书的同学也可以自由地发表看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观点可能会存在明显的差异。在这种情形下,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明显的碰撞,让学生不再狭隘地去分析同样的问题,而是从不同的角度去针对问题展开透彻的分析,增强自己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在当前的课外阅读交流过程中,为了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互相提出问题,让学生能够在阅读完成之后,不断地回忆,梳理情节,减少学生的阅读遗忘频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课外阅读教学,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通过传授科学的阅读方法、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帮助学生更好地通过课外阅读掌握知识,认识生活。
        参考文献:
[1]仁青卓玛.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J].中外交流,2018,(6):197.
[2]吴婧.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效率的措施探讨[J].新课程·上旬,2018,(4):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