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正菊
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第三小学 5508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和教师意识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很多教师不会再过度重视学生的书面成绩,小学高年级阶段的语文教师越来越注重学生的阅读学习水平。语文属于语言类科目,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方法来改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现状,从而更好地借助阅读教学的优势,促使学生可以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鉴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高年级语文教学的开展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开展策略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中,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语言知识,此项学习也是基础学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要将以往传统教学模式改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理念,在此理念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进而对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活动进行开展。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的困境
1、学生缺乏阅读兴趣
小学生阅读的途径和渠道较为丰富,学生能够从教材、课堂教学、图书馆、互联网等多种渠道获取书籍资源。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设备便利了学生的网络阅读,促进了学生阅读途径的现代化、多样化发展。但是,由于这一阶段学生的自控力不强,自主能动性缺失,相较于自主阅读,学生往往被网络游戏、综艺节目等吸引。由于自主阅读相较于其他娱乐活动而言竞争力不强,学生阅读的精力常常被分散。许多学生认识不到自主阅读的重要意义,只想在课余时间进行游戏娱乐消遣。
2、学生对于阅读课堂所学内容的实际应用效果不佳
教师作为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的主导者,肩负着引导和组织课堂,启发和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重要职责。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应当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现阶段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教学模式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更新,致力于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2]。但是,由于一些教师在选择具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时,并没有以学生实际的认知能力为依据,设置出并不符合学生发展和成长的实际需要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难度增大,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全消化吸收。这些看似丰富的教学方法影响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和方法的形成。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精力大多投注在应付阅读形式上,并没有对实际阅读教学的内容有深入的学习和领会。
3、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教师重点培养的内容,需要教师、家长、学生的协调配合。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将阅读作为兴趣爱好,日常摘录文章等。然而现阶段小学生在进行阅读时,很少会进行随笔记录,也没有圈画出文章的重点,对于阅读的文章也很少有消化理解,将阅读作为需要完成的任务。此外,由于家庭缺乏良好的阅读氛围,家长没有协调教师帮助学生顺利开展课后阅读,也造成了学生阅读效果的难以提升。
二、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开展策略
1、优化教学方法
为了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教师必须应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做到在有限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阅读学习的有效性。首先,教师要在开展阅读教学的前期,对教材内容进行研究,并按照研究情况规划教案,明确本节课的教学指标。同时还要对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实际需求加以了解,从而确定自己应当选取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教学《牛郎织女》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在教学准备工作时搜集以牛郎织女为题材的影像视频、音乐和文字资料,为学生讲解牛郎织女感人的爱情故事,创建阅读情境,学生受故事感染力吸引之后会主动参与到阅读学习中来。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可以在课余时间让学生观看与牛郎织女有关的影视作品,在放松学生身心的同时,提升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
2、注重阅读指导
良好阅读的实现,有效的阅读方法必不可少,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语文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核心素养。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重视学生阅读的效果,学生在不断阅读中积累经验,掌握阅读方法,进而有效促进自身阅读能力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细化并精讲文章,提倡学生多读多写,教会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
例如,教师在讲到《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可以要求学生从头到尾朗读一遍,努力体会作者的思想{淤清,然后在学生通读全文以后,在学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有了大概了解时,再指导学生进行分步阅读文章,教师要针对文章,循序渐进地根据文章提出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进一步阅读和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教会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与技巧。
3、增加课外阅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的语文素养获得提高,对于课外阅读进行分析,学生必须要具有一定的自觉性,让学生在课外将阅读学习任务完成。这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相对来说不是那么困难,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有着自我控制能力。教师对学生进行监督和相应指导就行。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可采取相应的对策,就好比是对学生理解文章进行指导,将作者人物形象把握住。但是,从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角度上来看,课外阅读的重点是对段落和句式进行理解,从整体上来对文章的主旨进行理解。除此之外,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为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由此一来,将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出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促使学生的阅读水平获得提高。
三、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阅读教学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做好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丰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环境,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林莉元.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创造力[J].语文课内外,2018,(25):207.
[2]王冰冰.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理解的困难和应对途径[J].课外语文(下),2018,(1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