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4期   作者:裴凤玲
[导读] 初中语文教学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和学科思维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
        裴凤玲
        四川省蓬安中学校637000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和学科思维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教师忽略了实践教学对于阅读的重要性,没有掌握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最佳方式,从而没有让学生真正地学会阅读。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阅读不仅是要让学生读懂书本上的知识,还要了解更多书本以外的知识。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初中是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阶段,它不仅要给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让学生更加健康成长。阅读能力是学生在初中就应该具备的最基础的能力,所以老师应该更好地引导学生去培养阅读的兴趣,鼓励学生阅读课外的书籍。
一、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阅读是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世界和增长知识的最好途径。它能够给学生以不同的体验,通过阅读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与文字能力十分重要,而现在的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模式化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没有起到辅助作用,阅读教学的比重较低,不具备科学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这大大削弱了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在现有的教学基础上进行探索,对现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改进,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能力。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
        2.1创办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设立一节阅读课,让学生阅读名著或课外书,然后开展讲故事的课程,让学生把自己阅读过的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同学,老师来给学生的表现做出合理的评价。然后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关于寓言故事的音频,让学生学习专业的朗读,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老师要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也体会阅读在语文中的乐趣,让学生明白知道的知识越多对自就有很大的帮助,老师要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学校也可以开展关于阅读的各种活动,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的比赛中,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中学习,同时也要提高阅读的质量。
        2.2营造合作探究氛围,促进学生思维碰撞
        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不仅需要教师单方面的影响,而且还需要教师提供多方面的因素来提升自身的思维灵活度。

学生自主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是一方面,还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机会,让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初中语文阅读不仅要培养学生独自阅读的习惯,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群读的能力,群读不仅是人员的增加,同时也是阅读材料的丰富。合作探究的氛围不仅需要增加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同时也要通过实践探究给师生之间交流的机会,让学生通过阅读更好地实现思维的碰撞,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广泛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掌握不同文章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初步认识到群文阅读的概念,同时也能够找到群文阅读教学中文章阅读之间的联系。
        2.3让课内外阅读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学生阅读更多的现代作品,体会现代作品的人物情感。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学习某篇文章时把相关的资料找出来让学生去阅读。让学生阅读更多的中国名著,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国的历史文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师要在初中这一关键时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阅读现代的作品可以拉进学生与时代的距离,帮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然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完每个古诗或每一本书时写下自己的感受,然后交给老师,老师要认真阅读学生的读后感,并给出学生合理的评语。老师要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不要让读过的书白读。老师在上课的同时,也要观察每个学生的课外知识的了解程度,督促学生阅读更多的课外书籍,并让他们在阅读的时候,认真分析书中每个人物的情感、外貌,每一个心理活动,表达的情感,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4掌握自主阅读
        如果想要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这就需要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学生在进行学习之前,先让其对文章进行预习,在预习的过程当中形成一定的自读感知能力。例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这篇文章的过程当中,首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对这篇文章进行预习,思考这篇文章在创作的过程当中描写了哪些人物,并且讲述了什么事件。那么在接下来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针对学生在预习过程当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这样能够让学生养成一种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文章的习惯。除此之外,阅读教学活动要有效,就一定要把握好学生的认知情况,引导学生将阅读和思考结合在一起。举个例子来说,在对学生教学《繁星》这篇文章的过程当中,可以让学生找出这篇文章到底写了什么内容,作者当时的情感是怎样的一个状态,并且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描述出来的。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当中掌握自主阅读,从而能够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当中。
结束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老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地位,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多为学生创造一些机会,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阅读中去。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让阅读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明确教学目标,让阅读可以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它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王一君.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37):35.
[2]彭一晗.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文学教育(上),2019(06):67.
[3]杨晓翠.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素养形成的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7(0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