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路径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4期   作者:陆海丽
[导读] 大德育时代背景下,德育教育应当渗透至学校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
        陆海丽
        灌云县伊山中心小学胜利校区 222200    
        摘要:大德育时代背景下,德育教育应当渗透至学校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而小学语文教材中隐藏着极为丰富的德育素材,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十分不要的。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促进学校德育教育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德育渗透
        立德树人背景下,各科目教师都应加强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并且以恰当的方式在科目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小学语文作为小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科目,更是应当加强对德育渗透的重视。但是,从当前现状来看,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对此并不重视,或者是采取的德育渗透方法不恰当、选择的德育渗透路径不合适等,这些都会影响到德育渗透的效果。针对这些问题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探索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有效路径就变的迫在眉睫,这也是本次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
        素质教育时代,社会各界对学生德育教育都非常重视,就连教材编排也考虑到了德育的需要,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就隐含着极为丰富的德育元素,教师需要对其予以深入的挖掘和分析,这样才能在阅读教学之时,采取恰当的方法运用这些德育元素来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从整体层面上对教材中的德育元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在备课之时对相关教材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不仅要将其中的德育元素发掘出来,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德育渗透方式,以此来确保德育渗透的最佳效果。以《桥》这一课为例,教师首先要深入挖掘本课所隐含的德育元素,也就是老支书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精神,然后再思考应当以何种方式进行德育渗透。比如,教师可以提前找一些洪灾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观看,这样他们更加容易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感受到洪灾发生时的惊心动魄,对比之下就能更好的体会老支书无私无畏的精神。教师还可以在阅读教学之后,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彼此谈一下阅读这篇文章的体会,教师可借这一机会加深学生对老支书崇高精神的领悟,从而获得更好的德育渗透效果。
        二、组织实践活动激发情感体验
        德育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方面的教育,因此德育渗透最重要的就是以情感为依托,而实践活动更容易让小学生获得较为深刻的情感体验。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阅读教学让小学生获得一个初步的情感体验,然后再结合具体的阅读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相关的实践活动,通过这种方式来进一步激发其情感体验,促进德育渗透效果的提升。以《纸的发明》这一课为例,本课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造纸术,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初步培养小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以及爱国之情。

阅读教学完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参观造纸博物馆或者是历史博物馆,让其在博物馆中寻找我国古代的一些发明,诸如象牙算筹、幻方铁板等,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加直接的唤起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进一步培养其文化自信、爱国之情,加深德育渗透效果。
        三、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德育渗透
        教育现代化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将其运用到德育渗透中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将小学语文教材中刻板的文字以图片、视频等更加形象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小学生,借助声、光、影等多重感官的冲击给与小学生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同时也能更好的唤醒其某一方面的情感,为德育渗透的有效开展打下坚实基础。以《荷花》这一颗的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荷花的翩翩风姿展现出来,还可以将蜻蜓掠过荷塘、鱼儿在荷叶下嬉戏的场景展现出来,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其对文章所描述的画面的印象,还能借此激发小学生对荷花乃至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师还可以在此时播放一些充斥着垃圾或者是被破坏的荷塘的场景,通过与上述画面的对比,让小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达到培养其环保意识的目的。
        四、巧借课外阅读实施德育渗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应当只局限于课内,课外阅读同样重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不同阶段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都有比较明确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当注意引导小学生积极主动的开展课外阅读,同时也可以借此机会来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可结合不同阶段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等方面的特征,为其推荐一些适合他们,并且包含一定德育元素的课外阅读材料,并且鼓励其阅读完之后写下读后感,或者是与同学交流阅读感想,通过这种方式也能起到良好的德育渗透效果。比如,在教学完《刷子李》这一课后,教师可以推荐小学生阅读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认识更多手艺精湛的“凡夫俗子”,借此培养小学生精益求精的精神,这也是一种有效的德育渗透方式。
        
        总之,德育是素质教育时代教师必须重视的一项工作。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注意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借助信息技术、实践活动、课外阅读等方式,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依托进行德育渗透,以此来促进小学生的德育素养提升,培育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参考文献
        [1]董忠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2):46-47.
        [2]滑小伟.谈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教育现代化,2019,6(37):254-256.
        [3]周彦辉.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黑龙江科学,2018,9(19):108-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