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创新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4期   作者:温素珍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教育也在逐渐的进行改革和创新。
        温素珍
        朱口镇第一中心小学        354402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教育也在逐渐的进行改革和创新。小学语文作为基础的语言类教学课程深受社会关注。但是,由于小学语文还在沿用以往的教学形式,教学理念也没有完全转变,这就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课堂的教学内容十分单调、乏味。小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从而降低了语文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针对这一情况,小学语文教师要利用现有的绘本教学资源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本文通过对绘本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创新应用进行了研究,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绘本阅读;小学语文;教学创新
        前言:绘本阅读是通过将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的形式来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一种故事书,在表达出故事主旨的基础上,融合了情感的表达和传递。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对于新型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了教师探索和研究的方向。小学语文课堂上利用绘本阅读,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语文综合素质有着极大的作用。并且能够从根本上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一、绘本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一)激发学生语文阅读兴趣
        绘本中的故事表述过程中加入了相当多的插画和图片,将文字和图片实现了充分地结合,语言简练、篇幅短小,小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故事所表达的内容。同时,对于故事的整体叙述也通过这种形式的利用,表达的更加完整、生动。十分符合小学生该年龄段的阅读特点和习惯,达到最终的阅读目标。
 (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绘本对于故事进行相应的叙述时,能够更加合理的安排故事发展,并且针对具体环节做出相应的留白,以此来让小学生充分地发挥想象、不断地思考,感悟这个故事中想要传达给读者的含义和内容。通过这种形式,对于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有着一定程度的帮助,还可以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加强学生对课堂的积累
        绘本对于小学生进行语文阅读和写作来说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当中的积累量不足,导致了一些小学生的写作出现了没有素材、内容空洞的现象,写作也一度陷入了困境。利用绘本的形式可以很好的加强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积累,进行相应的绘本阅读,抄录阅读内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大量的作文素材,能够不断促进小学生语文写作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绘本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使用策略
        (一)利用绘本内容为学生创建情景
        绘本作为以故事叙述为主体,利用图片插入的形式完善故事结构。

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故事主题,感受故事中的乐趣和魅力。小学语文教师选择适合进行情景创建的绘本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热情。这种模式能够很好的让学生感受文本情节,领悟绘本内容。比如,在进行《坐井观天》这一绘本的阅读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还要对绘本所表达深刻意义带领学生进行探究、感悟。创建情景是对绘本内容一个很好的表现形式,首先进行自主阅读了解文章内容,然后教师利用纸杯、镜筒、水盆等圆柱体对准同一画面,让学生充当青蛙的角色轮流进行观看,明白为什么青蛙只能看到水井大的天空。学生通过不同的大小的物体所看见的同一画面大小也是不同的。两个学生之间开展模拟对话,让学生得到心灵上的启发和感悟,进而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深层次的教育意义。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开展讨论,充分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加强绘本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以便于在今后的写作中能够充分的运用,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使用信息技术强化绘本阅读
        在网络信息科技发达的当今社会,教育也在不断地吸收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到日常教学当中。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绘本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视频、动画等模式与绘本内容相结合,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绘本表达的内容。这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还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的根本目标。通过视频和动画的播放绘本内容,能够更好的体现出其优势,集中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对绘本阅读的热情,促进小学生的绘本阅读能力的提高。比如,在开展《铁丝网上的小花》这一绘本的阅读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ppt或者动画的形式把其中的图片进行动态的播放展示,通过直观的展现加强学生对绘本中主人公内心的情感波动的感悟和领会,打动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产生与绘本主人公情感上的共鸣。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实现绘本阅读的现实教育意义和积极作用。
        (三)引导学生进行二度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绘本阅读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十分有利,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绘本的形式引导小学生进行二度创作,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针对单元内容为小学生选择合适绘本阅读内容进行阅读,在完成阅读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利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绘本的内容,同时自己创作自己想象空间中关于这个故事绘本。在培养小学生表达能力的基础上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综合水平的提高。
        结束语:总而言之,绘本阅读对于促进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并且在实现小学生有效学习的基础上,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根本教学目标。十分符合年龄特点突出的小学生,在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中锻炼了小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小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协作能力。小学语文教师要依据小学生的现有情况和能力,选择相应的绘本,加强绘本阅读训练,开阔视野的同时还能增加识字量。小学生在绘本阅读过程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学会欣赏语文、应用语文、不断地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1]宿倩倩. 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5):55-56.
[2]宋佳. 绘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J]. 新智慧,2021,(07):70-71.
[3]朱静怡. 跨媒介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以绘本《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为例[J]. 考试周刊,2021,(18):26-28.
[4]高章岭. 情境体验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课外语文,2021,(06):47-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