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情感教育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4期   作者:程晨鑫
[导读] 幼儿教育阶段情感教育是重点内容,
        程晨鑫
        石家庄东风西路幼儿园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要:幼儿教育阶段情感教育是重点内容,对于幼儿思维、情感、意识的培养具有启蒙和奠基作用。通过对情感教育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进行分析,以及幼儿园绘本教学中情感教育效果不好的原因,提出情感教育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有效渗透的策略,旨在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关注幼儿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情感教育;幼儿园;绘本教学;渗透
        引言
        绘本教学它是通过绘本读物,以图文配合的信息传达方式,向幼儿传递生活尝试、科普知识、文化艺术、价值理念、思想品德等各方面的信息。在组织开展绘本阅读活动中,教育工作者不能只是着眼于绘本材料的读和看,更要让绘本阅读活动入脑、入心,让幼儿从情感情绪上获得教育启迪。
        1情感教育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
        1.1丰富幼儿情感认知
        幼儿好奇心强,情感单一,且具有很强的模仿意识。每天除家长外,接触最多的就是幼师,幼师对他们语言的形成、思维情感的认知影响非常大。在进行绘本教学时渗透情感教育会直接冲击幼儿的视觉感官,给他们构建了一个想象的空间,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以及对这个五彩斑斓世界的认知,让幼儿的思维更加活跃,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1.2培养幼儿阅读习惯
        将情感教育与知识普及渗透到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符合学龄前儿童的情感认知和心理发展水平。虽然儿童接受能力有限,但这种生动直观的方式可以培养幼儿阅读兴趣,满足他们的探知欲望。教师在故事引导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感悟其中的情感,锻练幼儿的理解能力。
        2幼儿园绘本教学中情感教育不足的原因
        2.1片面解读绘本情感,解读感染力不强
        在幼儿园里,绘本教学一般都是幼师进行对绘本的详细描述解读,给孩子们营造一个相对应的环境。而且绘本教材大多都是由国外名人所编撰,当应用于我国幼儿教育时,就需要老师进行合适的转换解读,但一般来说,许多幼儿老师的解读都会有些偏差,甚至是过于呆滞,不能生动的去解读出绘本的有趣,让幼儿得到真切的情景感受。
        2.2脱离感情主轨,解读过于僵硬
        一般都是围绕一个感情主线而扩散出的一个故事本身。但在平时的幼儿教育中,许多的老师却忽略了这一点,所讲述解读的故事,最后脱离了正确的情感。例如:《少年与果子狸》,这个绘本讲述的是一个果子狸向往人类的生活最后和一位骑自行车的少年,成为好朋友的故事。老师在讲述的过程中,应该去营造一个美好的意境,果子狸妈妈给果子狸变身,但是尾巴却没有消失,但是最后,仍然和那个骑自行车的小男孩,成了好朋友。在这里老师就应该给孩子们正确的引导,指引他们去和小动物和谐相处。让他们和动物之间产生友情,信任感。幼儿的情感塑造力是非常强的,所以这个时期要给他们以正确的观念只有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情感表述,给孩子们进行故事的讲解,最后才能收获成效,完善幼儿的情感教育。
        2.3为积极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缺少创新指引
        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还是幼儿园,都离不开提问,只要是教育方面,提问这一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目前的许多幼儿园里,老师们只是简单的把故事陈述一遍,而没有合适的在相关情节设置一些悬念和疑问,或是让他们在听完故事后,自行加以概括描述。绘本情感教学,主要就是锻炼幼儿情感方面的能力。例如:在绘本活动教学《小脚丫》中。小班老师,可以给同学们设置一个问题:“这双脚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脚趾头一共有多少个?”等等多样的问题,这样可以让他们积极的动脑去思考。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幼儿情感教育的启迪是非常有意义的。


        2.4老师在解读时,情感结合不强
        在教授幼儿学习知识,我们就要站在幼儿的角度来进行绘本的解读。运用形形色色的语句,情感,给孩子们营造一个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可以体会到老师给他们特设的情景。毕竟幼儿年龄过小,独立思考能力不强,所以,老师必须提高自己的情景创设能力,让幼儿在听课的同时,情感教育程度得以加深。推动情感教育的发展。
        3情感教育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渗透的有效措施
        3.1从情感视角引入绘本阅读,做好情感铺垫
        绘本读物中的情感教育,是围绕绘本进行的深化教学。因为一本优秀的绘本必然是有着真挚、深厚的感情因素在其中的。无论是取材于《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的绘本故事,还是从中国五千年历史发展故事中启迪而来的绘本读物,都有着古今中外人类的智慧凝结,都是为了进行文化的传承,进行儿童成长的教育启迪,都是一种关怀幼儿成长,尊重幼儿天性的美好情感的抒发。从情感视角进行绘本阅读的引入,是指教师在开始绘本阅读之前,先从情感上做好铺垫,造好氛围。比如我们想要围绕安全教育绘本《不要一个人走路》进行阅读活动,教师可以先设置这样一个情境:“幼儿们,你有没有自己出过门?比如独自去楼下买东西,独自晚上去厕所,或者独自过马路买吃的?”通过这样一种话题,引发幼儿们对独自外出、独立做事的思考和讨论。随后教师让幼儿们明白:教师或者家长很少让幼儿们自己外出,是因为担心幼儿的安全,是因为爱他们。这就是情感铺垫的过程,是教师启迪幼儿们的情感,让幼儿带着对父母和教师的一份感动去阅读绘本读物的过程。通过情感铺垫,幼儿们在阅读绘本读物的时候会有更好的行为表现,会有更积极的态度。这也为我们深化绘本阅读教学的成果创造了有利条件。
        3.2在绘本阅读中融入生活情境
        情感是从何处而来?情感的诞生源自人的天性,但它并不是平白无故体现的,而是往往依托情境、举动、言语表达来传递。高兴的时候人们会笑,开心的时候人们会哭,看到讨厌的人会心情不好,看到激动人心的场面会热血沸腾,这都证明了情感与情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组织开展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也不能单纯围绕读本来做感情的教育,而是要懂得从绘本融入生活,让理论联系实际,让幼儿们在阅读绘本,了解故事的过程中与生活情境紧密衔接,让学生的情感从绘本读物转移到自己的生活实际中,从而对生活有一份深刻的感受和体会。
        3.3利用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也广泛应用。在幼儿园绘本教育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并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幼儿的情感教育。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音频和视频等方式,真实生动地还原绘本素材,更好地让幼儿对其中的情感进行体会。这既符合幼儿成长规律,又可以增进师生关系,对幼儿语言能力及阅读能力发展也有一定的帮助。
        结束语
        幼儿绘本可以增加幼儿对阅读的兴趣,符合幼儿情感的需要。借助幼儿绘本对幼儿进行早期的情感启蒙,丰富幼儿的情感世界。在幼儿绘本教育中,教师要为幼儿选择正确的阅读绘本,然后为幼儿创设适宜的阅读情境。还要尽可能地创新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培养悟情能力以及自我情。
        参考文献
        [1]张捷.上海市幼儿园科学集体教学活动设计现状的文本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2]杨婧.基于支架式教学的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研究[J].才智,2020(08):149.
        [3]胡炜.关于幼儿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有效性的案例研究[EB/OL].[2021-01-10].
        [4]党志强.学前教育学教学中如何体现“教学做合一”—以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思考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0):138+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