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玉
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益门中学
摘要:在初中阶段,学生进入青春期心中的迷茫困惑不断增多,心理情绪变得极其不稳定,学生极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对于此现象任课教师应该利用学科特点,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干预,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成长心态,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展。基于此,本文章对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引言
在传统教育中,很多教师并不注重对青少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很多青少年缺乏正确认知自己的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遇事容易偏激,最终酿下悲剧。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既要做学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也要做叩开学生心门的心理导师。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提升生物课程的教学质量
生物是探索生命价值和规律的学科,将生命教育融入到初中生物课程教学中,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生物学科的理解,发挥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融入,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学生会对生物学科的学习产生巨大的兴趣,这对于提升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而这一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有非常显著的特征,例如,当前的学生大部分都对未来有着一定的向往,但是却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面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在学习的过程中也缺乏自制力和自学能力,虽然往往更加勇敢和具有冒险精神,但是却也很难分清是非黑白,缺乏相应的分辨能力,且自尊心更强,心灵更加脆弱,同时思想也更加敏感。学生在与家庭、社会、学校、同学、教师的接触中所存在的每一个问题,都有可能给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对教学中必须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宽容、尊重、理解的态度去面对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并且给予学生合理的建议,稳定学生的情绪,避免学生由于一时的困惑而做出极端的行为。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所以各项教学活动都要紧紧围绕学生展开,教师对此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为了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诉求来展开教学设计,力求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激发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生物教师要以科学理性的态度来认识初中学生,尽管初中学生年纪较小,但是他们对生命的价值已经有初步的认识,所以教师要积极借助心理健康教育来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调动初中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更加热爱生命、尊重生命。
(二)创设教学情境,触动情感体验,促进教学融入
心理健康教育是触及灵魂的教育,是感染生命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传授教学情境,通过相应的视频、图片资料、角色扮演、语言描述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引导学生反思和感悟生命,通过情感体验教育,让学生将认知转化为行动。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是改变过去一言堂式教学中死板沉闷的教学气氛,让课堂整体活跃起来,让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到教学之中,提高整体课堂的教学效率,进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三)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在生物课程教学中得到应用,初中生物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做法,积极应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将丰富多彩的课程教学内容向学生进行展示。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一项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教学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应用在初中生物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积极利用生活中的教学素材来对学生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系统全面地加深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也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生命的起源都非常感兴趣,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生命诞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从卵细胞受精到胎儿形成期间,生命所发生的变化,由此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四)明确树立主题,探讨生物知识促进教学融入
在初中生物课堂中,一言堂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了,教师要建立一种学生参与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通过相互讨论相互研究,探索生物知识,探索生命的奥秘,达到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的效果。这时就要求教师围绕教学内容,设立一个有关生命的讨论主题,组成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围绕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形成一个小组对生命问题的统一看法,之后,以小组代表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分享,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和提升,让学生对生命价值有一个更好、更全面、更系统的认识,达到生命教育的教学目标。
(五)进行生命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在对所学知识和内容进行学习之后,需要利用实践操作来证明知识是否正确。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生物实验加以重视。比如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这一章节的讲解中,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自行预习,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预先对植物的细胞结构有初步的了解,当学生通过自习了解到植物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之后,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验,对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进行观察。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利用显微镜来进行实验论证,根据观察到的图片画出细胞的结构图,看是否和之前自己所了解到的是一致的,在实验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踊跃发言,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能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
结束语
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对于促进初中学生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初中生物教师一定要以正确理性的态度对待此项教学活动,利用好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和教学实践活动,借助案例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参考文献
[1]孙军,刘江华.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J].中学生物教学,2020(30):16-17.
[2]孙丹丹.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J].智力,2020(31):171-172.
[3]刘占奎.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4):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