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4期   作者:白旭功
[导读]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
        白旭功
        定边县砖井镇中学 陕西省榆林市  718699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目前我国教育领域针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建构提出了多方面要求,为不同阶段各学科的教育提供了指导。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是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教学改革思路。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强化学生的群体效应,促进课程目标的有效落实,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引言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推动了初中数学教师对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重新调整和有效更新。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之间良性互动、实践探索、自主能力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小组合作学习通过科学、公正的方式划分学习小组,启发和引导学生之间合作学习、深入探究。有效体现了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效果、质量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现阶段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时间并不久远,因而仍然存在适配缺陷。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深入挖掘小组合作学习对于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发展的实际价值。正视现阶段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局限。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自主组成小团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一起进行问题解决、课堂拓展,充分发挥班级学生的群体功能,拓宽学生的学习知识面,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不但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主导性、主体地位,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更好地实现教学要求、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在初中数学课堂上,针对于涉及到的某个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合作讨论题目的解答方法。由4-6人组成的小组就可以自主展开题目讨论,小组成员可以分别讲述自己的解题方法,其他成员可以提出其他方式的解题思路。之后小组成员可以探讨两种、数种解题方法的优缺点,并总结归纳出最便捷、便于记忆的解题方法,完成小组合作学习。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首先可以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这是学生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
二、简述初中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优化的具体策略
        (一)优化学生分组制度、科学合理地划分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是要有科学、合理的小组。教师应当根据班级内部学生的数量、学生学习的基本状况、学生的主观意愿、男女比例等因素展开小组的划分。前后桌四人一组操作较为简便,是小组训练高效迅速的主要方式。但是,为了保障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划分的科学性,教师需要统筹其他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安排。仍以四人为一组为例,小组人员的性别差异比应当持平。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学生个人能力启发学习好的同学帮助学习差的同学进行知识的深入理解。


        (二)合理的教学指导
        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学生占据主体地位。但是,为确保学生有效开展合作,由浅入深地探究数学知识,教师的教学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研究中,教师应深入思考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平衡知识讲解与学生合作探究的关系,并通过多种方法呈现课程内容,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启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积极性。虽然说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之中学生是主体地位,但是教师也不能忽视自己的作用。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做好引导的作用,有很多教师在布置完具体的数学学习任务时,就让学生形成小组,各自去讨论,教师在安排完教学任务之后,也要在小组之间去了解学生的看法,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就是要起到引导的作用,把学生往正确的方向上引导。
        (三)完善发展性评价、奖励机制
        为提升教学评价的优势作用,教师应当进一步更新和丰富、创新评价方法。要采用多重的评价方式类型。包括学生自我反思、组内成员评价。发展性评价成为当前教学评价的重要特征。教师应当将精力着眼于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课堂的表现。教师通过完善发展性评价和奖励机制,积极调动学生认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设置正确的奖励机制。对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得的锻炼、技能进行及时、科学的奖励。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精心设计合作目标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很容易地将课堂目标简单地进行划分,然后让学生自主地完成讨论,减少了教师的工作任务,以为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沟通性,但是忽略了课堂教学的目的。很多时候,教师应当设置合理的小组目标,让学生围绕这一目标进行讨论、分析,不然就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没有任何的学习效率。教师在进行授课、选择合作分享学习前,应当充分理解和深入领会教学的内容,划分教学目标,列好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有效地设置合作学习中小组的整体目标和成员的个体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将教学目标任务合理地分配给学生,根据不同的情景给学生最易于实现和操作的目标,使学生合作学习时小组内有明确、清晰的目标。然后监督学生围绕目标进行讨论、分析,最终达成合作目标,让小组内每个成员都有表现的机会,实现个人目标,让目标指引学生更加轻松地实现交流分享,实现教学要求。在这其中,就需要教师在分配目标前反复进行教材的研读,明确重点、难点,把握好教学内容、做好分配,最终才能达到教学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具有很强的作用,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更专业的课堂管理。小组合作学习也是符合现代教学的要求,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过程,所以教师就应当及时地开展小组合作,及时总结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并调整方案,让学生合作学习变得更加有效。因此,这种教育模式是以促进学生的和谐合作学习为目的,以学生为中心,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J].现代中学生(初中版),2020(20):31-32.
[2]渠秋艳.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化策略——以反比例函数图像性质为例[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10):71.
[3]董龙祥.试探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具体优化策略[J].新课程,2020(36):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