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入生活元素的方式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4期   作者:夏桂仙
[导读] 就小学阶段教育而言,数学这门学科对于学生而言是比较抽象难懂的,

        夏桂仙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宛水街道第一小学      655400
        摘要:就小学阶段教育而言,数学这门学科对于学生而言是比较抽象难懂的,很多小学生都对数学的知识感到头痛,这也是目前小学教学当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作用更加趋向于一门工具,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而生活化元素的引入让数学知识更加具象化,学生更加容易理解,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全面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基于此,本文章对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入生活元素的方式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元素;融入方式
引言
        数学学科与生活密切相关,是将客观世界中抽象的事物以数字形式进行总结形成文本理论,数学的应用比较广泛,是生活生产必不可少的学科,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较多不足,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发展需求,不利于调动学生兴趣,也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加强生活元素的应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一、将生活元素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性
        (一)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语言
        学生在充分理解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学习,可以事半功倍地提高学习效率,而在课堂中融入生活元素能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包含了生活元素的数学题目能第一时间引起学生的兴趣,以及加深学生的理解。课堂练习中不少学生由于对题目或数学要素出现理解偏差,常常导致解题错误。而教师如果将生活元素融入其中与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结合,使题目的信息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促使学生能够贴近生活来思考数学问题,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
        (二)让数学知识学以致用
        知识的学习在于指导实践,而对于小学生而言,其现阶段接受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也是能够体现出来的,将生活元素引入小学数学课堂,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并且可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满足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课堂以外的数学知识,从而实现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和小学数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生活元素的融入方式
        (一)挖掘生活素材
        根据实践可以发现,教师讲授的知识应该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贴合度,这样学生才能提高学习能力。教师在数学知识的讲授中,应该充分考量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为学生挖掘生活素材。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感兴趣的素材。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

小学生很难将注意力长时间放到课堂中,他们只会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教师为学生提供感兴趣的素材,能够让学生有饱满的学习热情。
        以分数加减法的教学为例,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考虑结合生活实例来辅助教学。具体可以是:总共有18颗糖果,同学A分到了6颗、同学B分到了3颗、同学C分到了2颗。然后问A、B、C三个同学分别分别得到了几分之几的糖果,以及他们总共分到了几分之几的糖果。教师在其中联系自身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而且指引学生联系整数加减法、运算定律等进行分析和计算。当学生对分数加减法有了更深的了解后,再讲解其意义和计算规则。在引导学生将分数运算定律与整数运算定律进步比较后,再组织学生进行分数加减法的强化练习。
        (二)结合生活实践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水平
        通过促进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巩固数学知识基础,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的结合,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探寻数学知识的奥秘,了解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科学地设计学生课下学习内容和任务,促进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了解数学知识的奥秘。如在学习完“加减法”这部分内容后,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环绕学校散步,一起游览校园。在操场上引导学生分别观察不同的人群,数一数跑步的人、踢毽子的人以及跳绳的人,这些人总共加起来又有多少呢?当一些正在跑步的人离开以后,教师又指导学生数一数现在正在跑步的人还有多少?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真实具体的感受到加减法的内涵所在,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
        (三)将生活元素融入到作业中
        除了将生活元素运用到课堂中,教师还可以将生活元素融入到作业中,这样能够让学生对作业有清楚的了解。小学阶段的学生,生活阅历比较钱,对外面的世界没有充分的认知,另外,他们又有强烈的求知欲,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接受事物非常快。从作业来讲,教师不仅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还应该充分考量学生的学习水平,为学生布置生活化作业。比如,在《小数乘法》的知识讲授中,教师可以给学生预留这样的作业:陪同家长买东西,用学习的小数知识计算价格。学生在生活化问题中,了解到一瓶可乐的价格是2.5元,一共买3瓶,运用小数乘法的知识,可以计算出总价格。教师为学生布置生活化作业,可以不断丰富作业形式。
结束语
        现代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育,更加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兴趣,将生活元素引入课堂,一方面可以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另一方面也能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更易于接受知识,也能更好地落实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工作。生活化教学的引入不仅是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更是我国整体教育事业迈出的坚定一步。
参考文献
[1]陈良香.探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元素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1):67-68.
[2]安稳.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课堂的运用探讨[J].考试周刊,2020(99):52-53.
[3]刘巧燕.生活元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11):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