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4期   作者:吴玉林
[导读] 在物理学科的学习中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
        吴玉林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麻沙中学  354204
        摘要:在物理学科的学习中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高中物理知识,思维逻辑性比较强,物理的一些概念和规律等,都是需要科学思维能力来进行学习理解的。
        关键词:高中物理、科学思维能力
        引言: 科学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学生轻松容易地学习物理知识,这也是物理核心素养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提高。
一、科学思维能力对于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性。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也就是发散学生的物理思维,学生可以通过已掌握的物理知识为基础来进行物理思维的发散,进而能够学习到新的物理知识内容。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应该加强与物理知识的框架有着紧密地联系,使学生能够建立起自己完整的物理学习体系,学生就能够快速地掌握教师讲解的物理知识,能够从中总结出学习的技巧,也能够灵活地将学习的物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的问题中,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二、培养学生物理科学思维能力的途径。
(一)创设物理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科学思维。
        高中物理知识比较抽象复杂,思维逻辑性比较强,很多高中物理教师的物理教学思想仍然受传统思想教育的束缚,仍然采用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物理教学手段比较单一陈旧,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不高不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物理的学习当中,学生学习起来会比较困难,会影响学生们的物理学习效果,学生的物理思维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发散,会对学生的物理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可以创设物理教学情境来进行物理教学,学生会对物理知识内容产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物理学习积极性也会激发出来,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物理的学习中,教师也就能够顺利地开展物理的教学,学生的思维也能够得到发散,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思维能力提出相应有价值的物理问题。例如,学习《力的合成与分解》这部分知识内容,教师可以可以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来让学生们进行思考,比如5+4就一定会等于9吗?学生们听到这个问题会比较疑惑,学生也就能够有兴趣地来听教师进行讲解,教师可以让两位学生来共同提一桶水,其中一位学生用了5N得力,另一位同学用了4N的力,两位同学,一共用了9N的力。教师再找来另一位同学来单独提同一桶水,用了7N的力。

这样就会使学生们的思维陷入冲突,学生就会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性的思考,教师就可以引入物理的教学内容,学生也会积极地参与到物理的学习当中。学生也会根据自己的一些实际生活经验。对学习的物理内容做进一步的猜想:合力与分力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合力的大小与分角之间的夹角有无关联?逐渐地学生就会对物理的知识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学生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物理的学习当中,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物理思维。
(二)引导学生思考,解除疑惑。
        教师在物理的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应该注重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使学生们能够深入性的钻研物理知识,学生的思维机会得到有效的发散,教师也要为学生们创造出思维发散的条件,使学生们能够根据学习的物理知识内容进行猜想分析和推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在物理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加工和筛选,抓住学生们反馈的物理学习情况,适当地为学生们设置物理悬念,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地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的物理思维也会得到有效的发散,教师的物理教学质量也会得到提升。还是以《力的合成与分解》为例,学生们提出一定的猜想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从产生力的效果相同的角度来出发,设计相应的物理实验,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用两个弹簧秤来拉橡皮筋,分别向不同的方向来拉,记录两个弹簧秤的数值,再使用一个弹簧秤来拉并记录数值,要注意两次拉扯的的形变量要一致,这样才能够保证物理实验的效果,也就能够帮助学生解惑,使学生能够拥有明确的物理学习方向。
(三)拓展学生物理思维。
        学生的思维都是由感性转向理性的,需要将感性的认知和学生的日常思维活动进行紧密的关联,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也就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还能够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同一道物理问题,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分析解答物理问题,使学生能够找出多种解答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得到有效的迁移。例如,学习《牛顿第二定律》这部分的内容,学生们掌握了一些相关的变量关系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们画出相应的图像,让学生们根据画出的函数图像来进行分析讨论,学生也能够了解数学的函数在物理中也有着一定的应用,学生在处理函数关系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学生的思维也能够得到迁移。
        结束语: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教师要注重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们创造出物理思维发散的条件,可以通过物理的实验来引导学生探究,使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有效的发散。
参考文献:
[1]杜贵君. 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提高例谈[J]. 学周刊,2020,(26):85-86.
[2]周丽颖. 思维  行动的起点——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36):39-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