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教学举措探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4期   作者:魏丽娜
[导读]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要求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活跃课堂氛围,
        魏丽娜
        山东省博兴县第六中学 256500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要求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活跃课堂氛围,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引导式教学。课堂互动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必经之路。如果课堂上缺少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则将会失去课堂教学的意义。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师更应该注意平时上课时的课堂互动。本文以如何加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为题展开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举措
引言
        虽然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教育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各个学科都走上了现代化课堂教学的道路,但是现代化教育对于数学教学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以下则是对如何进行初中数学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方法和举措的分析和讨论。
一、初中数学课堂现状
        初中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是数学教育的一个大阶梯,对于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必须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教师的职责所在。经过十多年的教育改革,现代化数学课堂教学的的确确落实了师生互动,但具体是好是坏,笔者也不敢妄下断论。以初中一堂数学公开课为例,所谓的师生互动就是鼓励学生多提问,为了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甚至有一整节课都留来为学生解答疑难问题,还有就是加强师生之间和同学于同学之间的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室讲完一道例题后,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展开讨论,最后在让每组选出一名代表为大家讲解其思想。这样的师生互动确实能够很好的活跃课堂,并雨露均沾式的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可是往往在师生互动中,都是教师与极个别数学成绩高,课堂比较活跃的学生在讨论问题,时间久了就会对那些不善于表达但又认真学习的同学造成忽视。因此,要改变现阶段师生互动的问题,教师就应该走到学生中间去,通俗的讲就是教师走下讲台去参与每个小组的讨论,真正的实现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去感受和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想法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
二、师生互动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享受数学的魅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和学生对于学科的兴趣。因此,初中数学课堂开始向好的方向革新和改变。在课堂上,教师走下讲台去参与学生的讨论,活跃课堂氛围,还加强了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有助于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并且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更加轻易的了解到学生对于课堂知识掌握的程度。在这样的条件下,教师可以更好的因材施教,通过师生互动的观察,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更好的了解。

师生互动从根本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从而是数学课堂教学现代化,让数学教学紧跟时代步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而不断改革创新[2]。
(二)活跃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掌握数学的应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导致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没有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因此,初中教师应该将一些数学趣味游戏渗透于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这样,更容易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并且学生拥有了表达自身想法的机会,有助于重燃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有效地提高初中生数学课堂学习的效率。
三、加强课堂师生互动的措施
(一)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活跃课堂氛围
        课堂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环境,如何建立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学习,是每一位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数学学科来说。数学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数学学习最容易缺乏兴趣和热情。这时候就需要教师通过活跃课堂气氛,如向学生提问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以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为例,教师通过概念的讲解使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有初步的认识,并鼓励学生根据反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k≠0)绘制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教师可先给出当k>0时的反比例函数例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像提问如“反比例函数图像位于那些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随着x的增大,y的值是如何变化二点,他们之间有什么规律吗?”等,再根据反比例函数图像引导学生独立总结反比例函数性质。随着教师便可引出“当k<0时,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又会是怎样的呢?”,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这样的教学方式融入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够使学生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但是,若所有内容都采用这种方式是行不通的。因此,教师还应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用更加适合,更加高效的方法。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可鼓励学生学生提前自主预习课堂上所要学习的内容,在上课时教师可以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究和发表对当节课堂内容的感受和想法,并且可以鼓励学生上台为大家展示自身的预习效果。通过此方法既能够加强学生上课的参与度,有很好的推动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有利于教师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2]。
总结:
        为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顺应时代的发展,初中数学教师应当贯彻落实课堂师生互动的措施,为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数学能力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冉毅海.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教学举措探究[J].读天下(综合),2020(6):0213-0213.
[2]韩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举措研究[J].新一代:理论版,2019,000(019):P.127-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