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廷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高级中学213151
摘要:在数学课程的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就是提问,但是提问也有技巧,有效的提问可以将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出来,引导学生高效学习,构建高效课堂。为此,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先精心设计问题,然后再在课堂上进行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的同时增强师生互动。另外,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的时候要考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以及其主体地位。针对此,笔者在本文提出课堂提问有效性措施。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概念分析;存在问题;优化措施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将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要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事实也是如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将学生的思维打开,引导学生不断探索,不断发现、学习新知识。可以说,高效的课堂提问是一线数学教师的追求的目标之一。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高效提问呢?笔者在本文中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措施,以期抛砖引玉,为大家的提问和研究提供帮助。
一、课前:精心设计问题
1明确提问目的
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明白自己提问的目的以及问题所要达到的效果,是为了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为了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重难点知识,亦或者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其数学能力。因此,明确提问的目的是确保课堂有效提问的基础条件。教师在提问的时候,一定要明确提问目的,让学生可以快速明白自己思考的方向,这样学生才能做到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2设计层次性、关联性强的问题串
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太简单会导致学生不屑于回答,太难则会导致学生无法回答。因此,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个层次性、关联性比较强的问题串,让学生在问题串的带领下一步步深入思考。这样一来,所有学生都可以参与到问题地回答中,并做到循序渐进,让学生一步一步理解深层知识。就比如在“从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①我们在高中的时候已经学过一元一次方程,请问的解集是多少?②依据什么求解集?有几种计算方法?③一元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以及一次函数三个方程式中有什么共同点?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更快地融入之后的课堂教学中。
二、课中:合理实施提问
1把握提问时机
有很多教师在提问的时候都是想到什么说什么,或者是“死板”的按照自己的备案进行提问,忽视了提问时机,没有关注到什么时候提什么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理解知识。如果教师在知识获取阶段前提问,那么学生就非常容易出现迷茫的心理,不知道该如何回答问题,进而产生挫败感;相应的,如果提问时机太靠后,那么学生就无法利用问题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可见,教师在课堂提问中,提问时机非常重要,恰当的时机才能将问题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达到预期目标。
在学习“随机事件的概率”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一下高中时候学过的随机事件与概率知识,然后提问“你们说说什么是随机事件,什么是概率?可以计算出随机事件的概率吗?”并在此基础上导入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点。接着,针对概率的进行提问“怎样确定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呢?”之后给学生充足的思考与计算时间,让学生在思考中理解、掌握该知识点,
2鼓励学生自主质疑提问
众所周知,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在日常教学中,没有问题的学生才真正具有问题。他们之所以会没有问题,主要是因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到位,难以找到知识中存在疑问的地方。另外,陶老先生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由此可见,学生的质疑能力非常重要,他们在拥有较强的质疑能力以后,就会对所学知识一层一层分析,找到值得质疑的点,并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样,他们才能从被动的学习者真正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鼓励学生质疑:
第一,小组合作,在交流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数学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合作、讨论空间,让他们在相互交流中学习、理解、掌握、内化数学知识。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观察每一位学生,发现他们的新思想以及新问题。我们就拿“幂函数”这一知识点来说,学生经常犯的错误有两个,一个是没有正确理解幂函数的性质;另一个就是没有正确画出幂函数的图形。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该问题,在思想碰撞中产生更多新想法,发现新问题。
第二,在动手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实际情景,让学生在该情景中亲身体验,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就拿“空间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来说,在学习立体几何图形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时候,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①制作正棱柱、正三棱柱、正三棱台这三个图形,并将其从侧面展开,分析这的三个图形的表面由哪些平面图形构成?如何计算表面积?②如何将一个三棱柱分割成三个等体积的棱锥?面对这两个问题,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解决。这样,在提高学生自身思维水平,帮助他们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促进其动手能力的发展。
三、课后:反思课堂提问
在课堂提问中,教师一定要注重课后反思,只有这样,才能发现课堂提问中不合理的地方,才能避免下次犯一样的问题。那要如何进行反思呢?
第一,哪些问题与教学目标相符,并体现了设计意图?第二,学生对哪些问题的参与积极性比较高?第三,在课堂提问中,出现了哪些新问题,这些新问题对课堂教学有无作用?如果有,那产生了什么作用?第四,在学生回答问题以后,教师有没有及时作出评价与反馈?这样长时间下去,课堂教学提问更加有效,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也越来越高。
总的来说,在现代教学背景下,课堂提问至关重要,高中数学教师也要积极开展课堂提问,利用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但是要注意,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注意明确提问的目的性,增强问题的层次性与关联性,同时还要选择恰当的提问时机,避免问题“失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效提问,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维龙.论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J].教育,2015,000(022):265-265.
[2]叶伟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研究[J].科教文汇旬刊,2015.
[3]牛亚姣.论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J].发现,2017:11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