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4期   作者:童玉辉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童玉辉
        (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冉庙小学,安徽 阜阳 236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应试教育的理念已经逐渐被淘汰,在新时代教育环境下,教师不仅要关注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教学,更需要有意识地为学生进行综合实践,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这样的教学环境,无疑给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进行创新,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找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来设计出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基于此,本文以核心素养为角度展开探究,分析了农村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策略,以此来构建智慧课堂2.0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农村教育;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策略
        引言;“综合与实践”,是小学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开展“综合与实践”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落实数学核心素养教育。但是,当前小学数学中,“综合与实践”教学的质量一直不够理想,特别是对于农村地区而言,受到环境、条件、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影响。因此,为了提升农村地区“综合与实践”教学的质量,我便以此为角度展开探究,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下“综合与实践”教学的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提升教学针对性
        在开展综合与实践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的目标,依据教学的目标来设计教学活动,才能够有更加清晰和明确的教学方向,设计的教学内容才能够更加具有层次性和针对性,从而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达到核心素养教育的目标。在核心素养的教育环境下,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需要落实核心素养教育,将核心素养渗透到数学课堂中,并且依据此为角度来设计教学内容,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在有了这样的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就需要有效地运用好课堂教学时间,依据农村的现有条件和环境,为学生设计综合与实践教学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地训练,接触到更好的教育和培养,满足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这样才能够促进农村地区的小学生核心素养成长,达到数学教学的目标。例如,在开展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依据班级同学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设计分层化的教学目标,以此来满足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基于此,我将学生分成了3个不同的层次,按照学习能力的情况来进行划分,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将教学目标放在学生思维提升和拓展方面,在提升学生基础核心素养的同时,实现思维的拓展了对于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我则没有注重课外拓展,而是保障学生六大核心素养的发展;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我将教学目标放在数学运算、数据分析这些基础的素养培育方面。
        二、丰富教学模式,提升综合实践趣味性
        趣味,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在开展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时候,教师也需要关注到教学的趣味性,让综合与实践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融入一些趣味的元素在综合实践中。
        例如,教师在开展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小小设计师》部分教学时,可以设计情境教学法,依据教学的主题为学生创设对应的情境和氛围。因此,我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些以往创造的趣味手工作品,这些物品奇形怪状,都带有着很大的创意,我在选择物体的时候,充分地考虑了农村学生的实际生活,选择农村中常见的元素所组成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有更好地代入感。之后,我让学生尝试思考,生活中还有什么元素能够进行手工设计,通过这样的方式,借助多媒体和提问的方法,来创建生活情境和多媒体情境,融合了智慧课堂2.0的教学思路,让学生更好地进入到本章节的学习中,之后再组织综合与实践活动;在例如,教师在开展“上学时间”部分的综合实践时,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兴趣,加深学生对时间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可以采取游戏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展开探究,达到学习的目标。如,我为学生准备了一个闹钟,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游戏,一个学生负责调闹钟的时间,并且提问另外一个学生“老狼老狼几点了”,被指定回答的学生需要正确回答出当前的时间,如果回答错误,就会被调闹钟的“老狼”给吃掉。通过这样的游戏,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里加深对时钟的认识,学会判断时间,达到教学的目标。在本次游戏活动中,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获得直观想象、数学抽象等方面素养的提升。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让学生进行了本次学习反思,在反思中,学生能够更好地获得核心素养提升。
        三、设计合作实践活动,突出课堂主体
        在新课程教学的理念下,数学课堂的中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学生逐渐成为了课堂的主体,作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认识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关注到学生学习过程里的体验和感悟,让学生能够在自我探索和实践中获取知识,在学习的过程里获得核心素养的提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实践,农村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小组合作模式,为学生设计合作的主题和任务,让学生通过小组配合,来完成教师设计的任务,在此过程里获得核心素养的成长。
        例如,教师在开展《绘制校园平面图》部分教学的时候,便依据综合实践部分,组织学生进行了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如图1所示。在本次实践中,我先按照互补的原则,为学生进行了合理地分组,让不同小组的平均能力均衡;之后为每个小组分发合作中所需要的工具,如尺子、纸张、剪刀等等;接着,教师布置了合作的任务,要求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完成校园平面图的设计、制作,将整个校园进行直观地呈现。对每个小组进行人员分工,根据成员的特长进行相互之间的配合,通过合作,加深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于记忆。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实践,让学生获得拓展和延伸,加深学生的直观想象、数学抽象等素养,以此来达到核心素养教育的目标。
        
        图1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作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加强对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视,基于综合与实践部分,来渗透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志敏.农村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现状分析及策略探究[J].中华少年,2019(26):192-192.
        [2]张菊.农村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的评价方法[J].广西教育,2012(32):45-47.
        [3]张菊.农村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数学模式初探[J].广西教育,2012(32):41-44.
        [4]汤国强.浅谈农村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有效开展[J].中华少年,2017(19):125-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