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数学互动课堂教学探讨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下)   作者:陈小丽
[导读]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
        陈小丽
        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小学
        【摘要】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个可喜变化。本人数学教学已有二十几年,发现近几年高段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学习积极性不高,不爱发言,作业正确率低下,课堂效率明显感觉不高。为改变小学高段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本人在教学中,尝试探讨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让学生乐于接受,在课堂上设计有趣有思维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互动起来,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关键词】高段数学;课堂互动;鼓励激发
        1.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如何上好小学高段数学课,让高段学生能在数学课堂互动起来?数学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往往教师会觉得小学高段学生比较成熟,一些情境引入对于学生来说会觉得太幼稚,其实实践证明,高段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也需要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大家互动起来,才能激发学生的数学高阶能力。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本人运用漂亮的图片创设情境,讲动画故事引入:夏季的一天,一只小蜻蜓在草地上飞来飞去捉蚊子,忽然飞来了一只美丽的小蝴蝶,绕着小蜻蜓飞来飞去,小蜻蜓生气了,小蝴蝶却笑着说它们是一家人,小蜻蜓不相信,小蝴蝶带着小蜻蜓去找它们家族的成员,它们找到了树叶,小蝴蝶说在图形王国里它们三个是一家人。同学们,为什么小蝴蝶要这样说呢?这样结合科学问题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主动参与探究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课堂教学频频互动,学习效率大大提升。
        2.动手实践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根据费赖登塔尔的观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精神。高段学生看似年龄大于一二三年级,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是较弱,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图形或物体,调动各种感观参与实践,同时教给学生操作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实验等操作实践,激发思维去思考,从中相互交流,促进学生自我发现数学知识,提升理解能力从而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动手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四下年级《三角形》这个单元的教学中,教材先对三角形进行再认识(一二年级已初步认识),相对本年段学生来说,内容有些简单枯燥,课堂可能就不能活跃起来。那么本人在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动手用彩色塑料条围成三角形,并投到屏幕上,通过观察小组互动交流,很自然的得出“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三角形”,而有的虽用了三条线段,但首尾不相交,所以不是三角形。定义从直观的观察之中升华出来,学生动手实践、交流互动从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本人认为,加强操作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顺应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让课堂变动生动有趣,而且还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高段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3.实行民主教学,构建轻松和谐的师生双边活动。
        在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轻松和谐,师生们展示的是真实的自我。课堂上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小声讨论,时而高声辩论,同学们争相发言,有的居高临下,提纲挈领;有的引经据典,细致缜密,相信这样的课堂任何一位师或生都会非常喜欢。针对同学们独具个性的发言,老师不时点头赞许,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老师则以信任鼓励的目光和话语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自然敢于讲真话、讲实话,个性得到充分地张扬,才能让高段数学课堂互动起来,激昂起来。

如教学六年级数学下册《鸽巢问题》一课时,在教学一开始,我以“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问题呈现,提问“总有”和“至少”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来引出探究。此时,学生同桌间相互对话,出现“一定有”“最少、最起码”等说法,老师题意让学生静静思考,建议可以通过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等方法把自己的想法表示出来。老师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主动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堂上,学生忽静忽动,很快用枚举法、假设法来深入感悟鸽巢问题,从而建立鸽巢问题的数学模型。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自主学习、主动实践、提升思维,教师还应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段数学课堂实行民主教学,使课堂变的轻松和谐,从而使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抱有自学、乐学、会学的态度。
        4.帮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在数学互动课堂上,教师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课堂学习。如本人班上有一位女生,数学基础差,学习态度看似认真但不明确,该生还很要面子,别人帮助她学习她还不愿意,认为很没面子。回家练习的作业基本全对,课堂问她懂了吗,都说懂的,但课堂上独立作业往往又是错的,而且错的很离谱,一般考试成绩总在班级中下。这看得出该生做作业时很紧张,静不下心来。本人多次与她谈心沟通,从写字开始,要求她把字写端正,允许作业少做,要求做一题对一题,不会做的重新做,做对了继续;要求她课堂上积极参与同学们的互动学习,让她回答简单的问题,让她认识到她也能做对,慢慢地树立学习的信心,发现优点及时大力地在课堂上表扬,使她尝到成功的喜悦,并且认识到学习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不能有任何虚假的行为。渐渐地,她对数学有些信心了,态度也端正了,成绩也提高不少了。
        5.适当的表扬奖励是小学高段数学互动课堂的添加剂。
        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机会,尤其是要“偏爱”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善于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补以适当的表扬。激励性的评价、表扬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敢想敢问、敢讲敢做。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互动起来,更加的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学生的创造、创新火花才能迸发。如在练习时,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作业,老师奖励“小红星”给学困生,有时还要主动与他们说上几句悄悄话。学生得到老师的奖励,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就会更进一步地去发现问题,发挥前所未有的想象力,从而摆脱苦学的烦恼,进入乐学的境界,极大地发展创新能力。
        6.培养课堂互动动态生成能力。
        对于小学高段学生,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有效的互动策略,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真情互动时,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求知的欲望被激发、情感的闸门被打开、思维的火花被点燃瞬间,来催生新的互动契机,从而使课堂充满活力。如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一课时,提问到:“同学们想知道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吗?”突然,一位学生站起来:“我知道,三角形面积=底×高÷2。”问:“你怎么知道的?”生:“我从书上看到的。”问:“那么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生:“我知道,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沿着对角线剪开,分成了两个等底等高相同的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问:“那你知道为什么要沿着对角线剪?不沿着对角线剪可以吗?”该生摇摇头。我接着说:“不要紧,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动手试一试。”这时课堂气氛又活跃了,学生投入到了新的探索中。这样,原定让学生探索结论的教学变成了让学生验证结论的教学。因此,对于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资源,需要教师敏捷地加以捕捉、放大。否则,契机稍纵即逝。对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应及时纳入课堂临场设计的范畴之中,适时调控,充分利用,激活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有效的动态生成。
        总之,我们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应从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激励性的问题情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动手实践中,学生能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在民主教学中,才能提高课堂互动的氛围,学生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掌握数学的方法,而且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参考文献:
[1]黄姗.略谈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J].数码设计(下),2019,(12):69.
[2]俊平.浅析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有效互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32):112-113.
[3]陈世英.如何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互动[J].散文百家(下),2019,(10):1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