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导入策略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下)   作者:曹瑞峰
[导读] 在课堂的导入过程中折射出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原则。
        曹瑞峰
        陕西省榆林高新区第三小学
        【摘要】在课堂的导入过程中折射出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原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如导演,学生即演员,而整个教学就如同是一场戏。这场戏的优劣好坏不能由其中一个来决定,而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二者密切结合,共同完成整堂课,以达到大家共同所期望的结果。课堂的导入也是整堂课的一部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这里我们就可以洞悉整个教学过程的全局,洞悉其精华,了解其精神。课堂的导入部分就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灵魂,整个教学的定位随其定位而定位。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教育教学;方法策略
        小学数学课有各种各样的教学联系,而课堂导入就是其中之一。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始,它可以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体验,并影响他们进一步的课堂学习状况,因此这非常重要。如果小学数学教师想要优化课堂教学并提高教学质量,他们自然需要特别注意课堂导入,丰富课堂导入的形式和内容,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因此,本文将通过讲授三个方面来讨论优化小学数学课程中的课堂导入的方法。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环节出现的问题
        (一)导入环节过于单调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师们已经认识到了课堂导入环节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再加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现在教师们都开始在数学课堂上开展导入环节,而且会充分考虑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导入环节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方式对于教师教学方式的影响太深,所以在实施这一方法的时候,教师们并没有真正地实施新课改的内容,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仍然以自己为中心,让学生能够紧跟自己的思路,也正因为如此,教师采取的课堂导入方法往往过于单调,他们只是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方法进行导入,以此来确保课堂导入的准确性,同时可以让学生更充分地学习知识。
        (二)导入环节过于随意
        虽然大多数教师都已经认识到了课堂导入环节的重要性,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教师都重视该环节,仍然有很多教师只是简单地进行课堂导入,让学生简单地了解本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便直接结束该环节,进入下一环节。他们觉得教学的重点还是在知识的讲解上。甚至有一些教师只是随意地提一下与本节课数学知识有关的内容,便直接开始讲解知识点,这种过于随意的课堂导入对于学生的意义不大,甚至会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出现重大偏差,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坏处。


        二、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教学策略
        (一)以游戏化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做过这样的论断:“小孩子生来就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小学生喜欢各种形式的游戏,他们对于游戏有着天然的兴趣,如果能够运用游戏来导入新课,自然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由此看来,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重视小学生的这一天性,并据此来设计课堂教学导入的方式。毫无疑问,游戏式课堂教学导入模式恰恰能够应对小学生的这一天性。有鉴于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之中采取了游戏课堂导入模式,并依托此种模式确保了班级学生对于数学课堂的全身心投入,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在采取了此种教学模式之后,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都变得十分高涨。
        (二)教师加强学习,打造自我导入特色
        完备、有组织的教学活动不仅是一个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全面展示的环节,也是一个教师个性、特色的全面呈现环节,就像我们所说的教师对待学生要因材施教,在教师队伍里我们也要尊重教师的个性化特点,每位老师的性格、气质各有不同,他们的授课风格也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别,尊重教师的个性施教风格其实就是对教师独创性劳动的尊重。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环节中,各尽所能、各显其才地发挥自己的个性特点,开创思维设计导入环节,充分展现个人魅力,使自己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三)新旧结合,对比导入
        数学学科逻辑性很强,知识点关联度较深,通过千丝万缕的联系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新旧知识间存在普遍性的联系。教师可以利用这一个特点,在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将新授知识与旧知识进行关联,由旧知识的探索来引出新知识,或由新知识来深化旧知识的理解,达到温故知新、承前启后的效果,亦能够制造对比性,引发学生的感知与探索欲,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导入。例如,在学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就结合“10以内加减法”进行导入,从10到100逐渐发现加减法的规律,不仅复习了旧知识,也认识到了数学的算数规律,满足学生求知欲,强化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实现高效的课堂导入。
        数学与小学生最初接受的语文类知识不同,数学具有抽象的特点,并且更加注重对小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加深了小学生学习上的难度,所以通过课堂导入环节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引导小学生自然地过度到数学的学习情境当中,通过数学课堂导入环节的引入,既可以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有效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各个数学教师应当充分、合理地运用课堂导入环节,让每一位小学生都融入到数学的学习情境当中。
        参考文献:
        [1]章伟.小学数学课堂导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42):124-125.
        [2]叶碧敏.例谈小学数学课堂的导入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7(14):45-46.
        [3]罗政.小学数学课堂导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0):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