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设高中数学课堂导入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下)   作者:杜冰洁
[导读] 在高中知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都是具有单向性特点的学习过程
        杜冰洁
        重庆市涪陵高级中学校  408000
        
        摘要:在高中知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都是具有单向性特点的学习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进行知识学习,不进会受到系统化的教学安排,还会受到教师的亲身指导,这也使得教学课堂成为学生学习和学生思考的重要场所,尤其是针对高中数学学科知识教学,具有较大的教学难度,以及较为复杂的教学内容,良好的课堂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此同时,高效的高中数学学科知识教学,与数学教师的教学安排具有紧密关联性,而经过教师精心策划的课程教学也需要进行课堂教学导入,而合适的课堂教学导入不仅能够使学生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还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自身的学习注意力,从而提高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策略
        
        正如一首歌优美动人的前奏,一部戏剧扣人心弦的序幕,这些别出心裁的“开始”决定了你拥有多少的听众或是观众,换句话说就是决定了“参与率”.同样的道理,教师在教学时的课堂设计也必须要重视课堂导入这个环节.学生在教师进行课堂导入时就参与进课堂,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开始自主探究学习,下面的一系列精彩的课程设计才会派上用场;如果课堂导入不成功或是根本没有,学生的思维可能还停留在课前十分钟,不能快速地进入到学习的氛围中,甚至会导致课堂上一直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学习效率低下.因此,课堂导入环节的精心设置需要广大老师花费一番工夫,今天我将提供自己一些微薄的意见,希望对广大高中数学老师有所帮助.
        一、设置悬念进行课堂导入
        在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数学教师常用悬念导入法进行高中数学学科知识的课堂教学导入,主要是指数学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来设计相关的教学问题,促使学生能够带着相关教学问题来进行课堂知识讲解。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高中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学科知识来解答数学问题答案。而悬念式导入方法在高中数学知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打破传统灌输式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数学教师通过开展引导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的同时,提高高中数学学科知识的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讲解《等比数列前n项和》这部分数学知识时,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导入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教学问题“求解1~100的乘积”,并且,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计算出结果;其次,在计算时间结束之后,教师可以提问部分学生的计算结果;最后,讲解本节课堂中的教学内容。而这种通过设置课堂教学悬念,引导学生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并且,能够始终保证强烈的求知欲望。而教师在讲解完这部分数学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重新回顾教师设置的课堂教学问题,这样学生能够利用简便算法快速的计算出结果,这种方式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开展课堂导入
        在高中数学学科知识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导入设置是重要的课堂教学环节。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导入设置的有效性,数学教师可以采用情景化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导入。所谓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开展课堂导入,主要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知识学习情景,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相结合,促使枯燥的数学理论知识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和现实生活之间的有机统一,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问题。除此之外,在数学学科知识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数学教师要利用情景式教学模式进行数学课堂知识教学的导入,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探究思考方式,还能够提高学生的专注认真态度,从而提高数学学科知识的教学质量,继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掌握有效的学习技巧。例如,教师在讲解《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这部分数学知识时,由于这部分数学知识教学属于高中初级阶段的知识课程,初中生在升入高中之后,由初中过渡到高中难以适应,所以,学生无法在较短时间内更好的适应高中数学学科知识教学,从而使学生在学习集合这部分数学知识时,会感觉到知识内容的抽象性,甚至,部分学生会产生厌烦抵触心理。因此,为了有效的解决学生面对的学习问题,教师可以将这部分数学知识贴近现实生活。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导入
        在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针对高中数学学科知识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受到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促使多媒体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在实际的高中数学学科知识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技术是常用的教学辅助手段,通过将课堂教学内容制作成相关的教学课件,能够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来直观化的呈现出抽象化数学知识,有利于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从而提高数学学科知识的教学质量。多媒体技术是新课程改革深化中提出的新型教学模式,其集图像、文字、音频、视频于一体,不仅能够丰富数学知识的课堂教学方式,还能够更好的打破传统的知识教学模式,促使数学知识更加生动形象化。例如,教师在讲解《函数单调性和奇偶性》这部分数学知识时,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导入,能够利用多媒体技术演示函数在不同参数下的变化,更加清晰的揭示函数单调性和奇偶性,将这部分具有想象和抽象特点的知识,以生动和形象特点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有利于提高数学知识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存在诸多课堂教学引入方式,但是,教师在选择课堂教学引入方式的时候,要根据知识教学目的、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情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伟.浅议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7)
[2]辛玉芳.浅谈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1(29)
[3]邝素琴.注重课堂导入艺术,激活高中数学课堂[J].数学教学通讯,2017,(21):68-69.
[4]沈建成.高中数学课堂导入设计的现状分析和优化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17,(09):59-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