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慧
重庆市江津区鼎山小学校 重庆 402260
摘要: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最基本的一项能力,是每一位学生都需要掌握的能力,计算能力是学习其它数学知识的基础,一般的考试题目中,计算题大约占了70%左右的比重。在小学阶段,计算题目所涉及的数学知识点比较浅显,但是由于小学生本身身心发展的限制,所以对于数学计算题目比较容易出错。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就必须找到合适有效的方法去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错题
引言:对于计算类的数学题型来讲,老师必须找到简单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掌握计算技巧。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老师要学会根据不同学生的错误情况,由错误点出发,引导出正确的改正方式,帮助学生解决计算问题。
一、小学生在计算错题原因分析
1、学生耐心不足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受到身心发展的限制,生理和心理上的不成熟容易导致他们在一件事上无法持之以恒的保持注意力,所以学生对于数学计算题的练习容易失去耐心。另一方面是学生本身对于数学计算题的错误认识,认为数学计算题就是按部就班的进行简单的计算,而没有任何的技巧可言,这种轻视心理和错误的认知角度容易造成浮躁的学习习惯。最后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因为觉得数学计算题太难,所以失去了学习的耐心,丧失了学习的热情。
2、学生计算习惯不良
在小学阶段本身就是养成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所以老师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时候,首先就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比如将解题的打草过程写清晰这一个环节,虽然很多老师一再强调,但是仍然有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这个习惯,总是将打草的过程写的很潦草或者干脆不写。打草过程不认真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错误百出,而且计算结果出现问题后找不出自己错在哪里。所以这个时候利用“因错利导”的方式将能够有效的防止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改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二、数学计算类错题的教学改进策略
1、正确引导学生耐心对待错题
对于数学而言,犯错误是成长的关键一步,每个人在做计算题的时候都会出错,但关键是能不能根据自己的错误耐心的找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改正自己的错误,促进自己的快速成长。在现在的教育中,老师不应该再扮演严厉的老师形象,而应该采取友善的老师形象,这样学生才敢于在老师面前展现自己错误的真实原因。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老师必须要对于学生发生的错误采取平和的态度,不能一味地批评教育,而应该耐心的帮助学生根据其自身的错误找到他产生错误的原因。
在帮助学生寻找错误的过程中,老师要通过耐心的引导,减少学生对于错题的抵触心理,让学生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对待每一道错题。
比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混合运算》,在计算这个计算题时,很多学生就容易出现错误,包括直接去掉了中括号、先算了乘法、先算了除法、算数上的错误等等。每一个学生都可能出现其中的一个或多个错误,甚至最基本将题目看错的问题。作为一名老师必须要和采取温柔的态度去面对每一个学生的错误,对于每一个学生出现的不同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讲解。如果一个学生是先计算的乘以3,那么老师就应该耐心地告诉学生中括号、小括号在式子中的作用。如果学生是先计算了,那么老师需要指导学生加减乘除的运算顺序。通过老师的耐心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错误,并帮助学生分析出出错的原因加以改正,那么学生就能够从这个错误中得到自己的收获,完善自己的不足。通过老师的耐心引导,让学生也能够耐心的对待每一道错题,养成正确对待错题的态度。
2、教师通过以身示范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
老师对于学生而言,就是效仿的对象和榜样,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很多计算题目他们需要模仿老师的计算步骤才能一步步将问题解决。所以老师在课堂中要对易错的计算类题目进行规整的步骤板书,然后详细讲解每一步的做题逻辑和做题思路,让学生在模仿老师解题的过程中渐渐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比如同样是在学习四年级下册《四则混合运算》这一个新章节时,老师在刚开始讲解新例题的时候,一定要将步骤在黑板上写的清晰明确。例如在计算这道题目:时,根据先算括号中的式子,然后根据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所以需要先计算括号内的除法,将715除以65 的结果计算出11后,算式变成了。下一步根据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再计算括号中的91减11得到80,算式就变成了,最后根据乘法法则计算出最后的结果为5600。老师在一边书写步骤的时候,还要向学生解释清楚每一步的计算原理是什么,这样学生在去写计算步骤时便不容易出错,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结束语:计算能力是所有数学学习的基础,在小学阶段一定要将计算能力夯实牢固,为将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允许学生犯错,并且以积极乐观、和善坚定的态度用心帮助每一名犯错误的学生,培养学生面对计算题时的耐心,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让学生真正能够从错题找到自身的不足,从错题中得到成长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袁琴.小学数学简算中常见指误原因分析及策略[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03):124.
[2] 欧阳海蓉. 小学四年级数学计算教学中的因"错"利"导"策略 [J]. 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7(02):86-87.
作者简介:沈志慧,1986.11 女 ,汉,重庆江津人,大学本科毕业,小学初级教师,单位:重庆市江津区鼎山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