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朝荣
广西河池市天峨县高级中学 547300
摘要:虽然初中和高中知识的学习有所衔接,但从高中数学角度来看,其难度的跨度较大,刚入高中的初中学生可能很难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上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甚至会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无力感。最能体现这一情况的,除了学生学习成绩的下降外,还可以从一个班级学生数学成绩阶梯式现象中察觉。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出现,教师可应用分层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应用措施
偏科是高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英语和数学,更是让学生们头痛不已。很多学生认为数学如同天书,不但读不懂,而且没有什么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做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心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划分教学层次,使未来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为他们提供更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学习方法和建议,以此确保不同水平和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效率上有所提升。
一、我国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现状
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学生之间必然会有所差异,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虽然会受到学生差异性的困扰,但解决这一问题也是教师的天职,为了促进所有学生共同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间的互动,对学生的潜力进行挖掘,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划分教学目标,采用分层教学模式,以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展开针对性的教学。现如今,我国在分层教学方法的应用上并不成熟,虽然一些教师已经开始尝试该方法的应用,效果也显而易见,但没有具体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所以很难让专业的研究工作者对其进行深入探索和总结。
二、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的应用实验研究
2.1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和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分层
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和学习成绩作为对学生分层的依据,综合上述内容,教师能清晰的了解到学生的实际水平,以此对其进行精准分层。数学成绩的检验能够展示出学生的学习状态,同样明晰学生的学习动态,了解其该阶段的努力成果。但是,学生的日常表现也是不可忽视,所以在分层之前,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成绩,同样也要注重学生的日常表现。对于不及格层次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上应给予基础知识巩固的建议,以此夯实基础,促进学生自律性和自觉性的提升,而相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可鼓励他们在原有成绩的基础上进行重难点知识的探索。
2.2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科学的学习建议
为了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实现数学学习质量的提升,教师可根据学习层次的划分,制定与学生层次相适应的学习方法,尽可能的给予基础较差的学生更多的重视,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严格要求他们认真学习数学,并用更灵活的方式帮助他们提升学习积极性,想办法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教师的重视与激情能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认真度,当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时,自己的学习动力也会得到重新的激发。而对于本身基础较佳的学生而言,教师应该通过鼓励与肯定支持学生实现数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2.3学习材料和任务分层设定
在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基础与能力进行系统分层后,自然要对各层次学生展开针对性教学。针对学生层次的不同应提供相应的学习材料,不知难度等级不同的学习任务。然而目前借助于互联网的优势,数学学习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共享,教师在学习材料上的分层也有了更多的便捷,此时,教师可以结合网络资源,对学生学习与巩固材料侧重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选择更适合的学习材料。例如,教师在对历年高考数学试卷进行梳理后,可将其中题目按题型进行汇总,一般情况下,试卷中最后三道选择、最后一道填空以及大题的第二、三问皆是难度较高的问题,也就是拉分题。教师在给基础较弱的学生提供的学习材料中就已经减弱该类题型的比重,让学生以基础题型为主,通过大量基础提醒的练习保障学生基础题的得分率。而对于基础较强的学生而言,教师可适当提高拉分题的比重,鼓励学生在保障基础题得分率的同时尽力提高拉分题的得分,从而再次实现成绩的突破。
2.4把考试考核内容进行分层
大部分学校都是采用统一试卷进行期末考试的,而教师在设计期末考试试卷时,往往会提高试卷的难度来验证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上限。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此类试卷必然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其数学水平,让教师对学生的数学能力具有全面的把握。然而这样的设计思路并不是用于成绩偏低的学生,一方面此种试卷的成绩并不能真实的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成果,另一方面经常取得较低的成绩将会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因此,教师在进行考试考核时也应该利用分层教学法对其展开分层,从而提高考核考试的科学性与适配度。尤其在期末考试试卷中,应该包含由低到高难度的题型,并且对题型的比例进行合理的配置。如此,所有同学都能够通过期末考试进行查缺补漏,同时也避免了过大的成绩差异对成绩偏低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结语
受数学基础与学习能力差异的限制,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数学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分层现象,而这也导致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难度相对更高。针对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高中数学教师可应用分层教学法帮助全体学生实现数学水平的提升,不断拉近学生间数学学习能力的距离,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真正意义上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邵天莹.高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实践[J].高考,2021(08):27-28.
[2]张建新.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考试周刊,2021(12):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