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模式与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的有效结合探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下)   作者:徐艳鑫
[导读] 高中课程改革要求我们“以高中生发展为本”,明确指出高中生是独立的
        徐艳鑫
        内蒙古师范大学锦山实验中学  024400
        摘要:高中课程改革要求我们“以高中生发展为本”,明确指出高中生是独立的、自主的个体,强调教育内容要贴近高中生的生活,切实考虑学生的兴趣、需要,高中课程改革使我们清晰了教学方向和新的课程要求。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增强学生的物理思维,开展小组合作就能够很好的实现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目的。本文主要阐述了小组合作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开展小组合作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小组合作;运用探究
        引言:物理课程越来越受重视,小组合作与有效实验也开始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中。小组合作进行有效化实验,促进学生合作能力,学生在学习课堂上开始尝试自发探究的方式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容易受到学生的喜爱,因此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这种课程模式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使学生更好掌握物理知识。为了提升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效率,本文着重分析了小组合作的作用与价值,从而有效促进我国高中物理教学的全面发展。
        一、高中物理实验优化背景
        在传统地教育模式下,一般来说,学校与教师之间开展小组合作的教育经验和经验有限,导致小组合作的实施和组织存在一定困难,大都是单方面的灌输知识,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的时候,只是简单的让学生们进行探索讨论等活动,随着我国物理教育改革的不断创新发展,我国高中课程以小组合作融合有效化的形式呈现,能够直接影响高中生物理的发展。小组合作 有效化是主题课程优化的方法之一,有效化原则就是要丰富教育形式,切合高中生兴趣爱好,与此同时,教师要与时俱进,发散思维,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如何创新课程形式。开发高中有效化物理课堂对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意义
        高中物理小组合作有效化的目标是关注学生的生活需求和发展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现高中教育课程向学生生活世界的回归,实现教育对学生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的促进意义,要体现出人文关怀精神,体现主体性生成对个体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师为学生创设充分的探究环境,亲身探究的实验能力培养,避免学生为了实验测试考试苦背实验步骤。注重引导并参与到课堂内外,对课堂理论进行补充和发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多样的实验,鼓励学生自主拓展实验领域,整合多种手段和形式,丰富学生的实验渠道。物理实验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研究物理理论上,更强调学生应具备多种综合能力,使学生得到长远的发展。
        教师的教育背景和教育经历导致的固守性,使教师们的思维受到束缚,阻碍了教育观念的创新、正确行动措施的实施。其次,进入中学的需求,增加了高中物理教育的压力,这使得高中教师很难摆脱强调知识的倾向。很多家长对高中学习的理解同步停滞于传统的知识灌输层面,但有效化重视立足于生活和学习的过程,这与家长的教育理念相矛盾,会被认为教师“不负责任”“只顾着玩有效”,这就成为了有效化课堂实施的很大阻力。

另一方面,高中与家庭的学习互动很少,而且大多是形式上的,缺乏实质性、有效性。有效化课堂的实施不仅仅切合学生生活,还要和家庭生活有效融合。
        老师应该指导孩子尝试广泛的实验,加大知识面,培养强烈的实验兴趣,享受实验活动,使实验成为他们主动积极愿意去做的事情,创造性地理解并独立地选择适当的方式,积极开发和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实验资源,扩大深刻的有效化课堂,引导孩子在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联系。
        三、有效实现小组合作实验的设计
        高中物理的知识比较琐碎,需要细心记忆,我们其实可以尝试用唱歌或写诗说唱等多种形式来记忆这些细碎的知识点,教师提高物理教育的趣味性,在教学的过程里积极地设计一些多元化的训练。比如在记忆电流表的两种接法时,可以编一个歌诀,“小电外,压VR,电流A齐RV比R大”来表示外接法在小电阻时使用。给出示例,让学生发挥创造性编出更多歌诀,可以在班级内投票选出最佳口诀。
        在课堂正式进行电学实验,比如在电阻的测量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出示坏的录音机,表示经过检查,发现一只模糊不清的电阻线断了,需要更换,该怎样测量其阻值,换上合适的电阻。
        利用我们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测量,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说明自己小组的解决方案。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归纳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教师参与小组讨论,展示部分学生的设计,并提出问题:实验中我们需要多测几组电流和电压值,要如何操作?有更简便易行的办法吗?利用前面的实验经验,学生很容易画出电路图,但是较难考虑到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因此以下设计按照学生没有使用滑动变阻器的情况进行处理,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最佳处理。
        展示学生画出的电路图,通过下面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分析电路图的合理性。
        (1)电路能测出几组数据,只测出一组数据计算的电阻准确可靠吗?
        (2)如何才能进行多次测量,得到多组数据呢?
        通过改变电池的个数或调节利用滑动变阻器的方法,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实现多次测量。通过学生对两种方法方便性的讨论,选取滑动变阻器,要求学生画出正确的电路图。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改进实验用电路图,明确此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小组讨论改进实验用电路图,明确此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步骤:①连接实验电路②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出三组电阻的电压和电流值。③收集数据并记录,对数据进行分析,思考,分组讨论,在教师的帮助下逐步完善数据记录表格的设计。
        参考文献:
        [1]陈秋红.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应对策略[J].南北桥,2019,(24):20.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4.018.
        [2]刘培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应对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20):52-53.
        [3]刘玉瑞.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应对策略[J].考试周刊,2018,(17):172. 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8.17.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