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青茹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百善学校 安徽淮北 235000
摘要:作为班主任在对班级进行管理的时候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要不断创新管理的方法,提高自己管理的水平,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起到正确的引导。作为班主任需要深入的理解目前新课标的内容,要明确好自己在班级中的角色定位,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同时要不断的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专业化水平,总结班级管理中的技巧,这样才能全面的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为学生带去更优质的教学服务。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初中语文
在初中教学中,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和学校规章制度的监督者和执行者,对于学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不仅要负责学生的学习,同时也要对学生的生活做好监督,做好学生、家长和其他任课教师之间沟通的纽带,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管理方法上面不断地创新,多总结经验和技巧,提升班级管理的质量,这样才能让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实现学生的进步。本文就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技巧进行分析。
一、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生学生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关键时期,管理学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面对着复杂的班级管理,教师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管理技巧。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两个方面入手,去解决学生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中考给学生造成的学习压力,还有青春期叛逆出现的心理问题等等。很多初中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时候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心力,但是并没有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从实际的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一些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时候采取的方式比较传统,不符合我国目前素质教育的理念,教师对学生的成绩过于重视,忽视了对学生生活方面的关心和引导,这样导致一些学生在教师的管理中出现了叛逆的情绪,提升了管理时候的难度和复杂程度。还有一些班主任希望能够在班级中树立起班主任的威信,可以掌握在班级管理中绝对的话语权,所以往往会忽视对班干部主动地培养,那么也就导致班级上面的班干部存在着形同虚设的情况,很多时候也只是在执行教师的命令,学生和老师之间在沟通方面出现了一些距离,教师盲目追求学生的升学率,无法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忽视了德育教育对于学生形成的重要的作用。
二、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技巧分析
(一)有效管理学生学习成绩,严格制定班级管理制度
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其实最为核心的任务还是学生的学习成绩。班主任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学生总结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掌握这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语文教师可以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指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和写作的技巧和方法,鼓励学生准备摘抄本和随笔本等等。同时也应该保持和任课教师的联系与及时的沟通,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到班级学生学习的情况。比如在班上教师发现让学生准备的语文纠错本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针对这个情况可以与其他学科任课教师进行沟通,看有没有发现类似的情况,这个问题引起了笔者高度的重视,在班级会议召开的时候,再一次让学生认识到了纠错本的作用和价值,让学生认识到了纠错本在复习中具体的使用方法,也在会上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分享自己一些使用纠错本的好的方法。班集体本身就是一个小的家庭,管理要想有效一定要执行一些制度,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管理的质量,可以借助严格的制度和纪律去规范学生的行为。另外教师制定的班级规章制度最好和学生共同商议制定,这样能够提升学生的班级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和教师共同成为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这样学生也会更愿意接受这些制度,同时一定要做到奖惩分明,提升学生的自觉性,这样可以确保班级管理工作顺利的开展落实。
(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初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中考的压力,而且心理上面存在着比较大的压力,所以在这个阶段班主任肯定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辅导。有些学生具有着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在面对挫折还有上海的时候不会萎缩,反而会变得更加的勇敢,但是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在面对学习压力的时候可能就会出现厌学的情绪,所以在班级管理中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教师可以利用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部分的内容,来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增强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在目前这个比较复杂的社会环境下,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传播变得更加的便捷,学生接触社会的渠道扩展,学生也会在社会中接触到各色的人。这样为学生的发展带来了一定好的好处,但是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犯罪率。这些也需要引起教师和家长的关注。班主任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要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帮助学生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定期召开班会向学生介绍德育相关的内容,通过生活中的案例对学生形成一定的影响,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社会中存在的一些潜在的风险,可以借助案例去警醒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课中多和学生交流分享,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让学生可以乐观面对生活,变压力为动力。
(三)对班级事务落实民主管理,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在整个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应该民主的选举出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让这些学生发挥出自己的特长,担任班级事务管理工作,要能够对班主任的工作进行协同和监督,做好学生和班主任之间沟通的重要媒介,强调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轮流来担任班干部,这样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这样学生可以互相的制约和监督,互相交流和进步,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班级管理的职责和义务。作为班主任必须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对于班级中的优等生和后进生必须要做到一视同仁,因为只有教师尊重了自己的学生也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学生本身就存在着优缺点,那么作为教师一定要及时的发展学生的优点,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支持,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指导,在处理班级事务的时候也要多聆听学生的意见,确保学生也可以参与到整个班级的活动中,给到学生提意见的权利,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合理的科学的意见也应该积极采纳,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这个班级中的价值,使得班级的决策变得更加透明化和民主化,提升班级的整体凝聚力。
(四)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班主任本身就是学生和家长之间沟通的重要纽带和桥梁,所以班主任在平时班级管理中必须要做好对家长的沟通和家访工作,定期的组织召开家长会,这样教师才能和学生家长有一个及时的沟通,从而具体的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及时的反馈孩子的表现,使得教师和家长都可以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教育指导。班主任也要拓展和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渠道,可以借助目前的网络,比如视频电话,微信群等等,更好的和家长保持沟通,这样教师也可以及时的提出家长的一些问题,及时的解答,从而分享彼此教育的一些经验和方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教育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必须不断探索与创新,实现自己管理水平的提升,多总结经验和技巧还有方法,做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引导者。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教育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质量。在班级管理中坚持以学生为本,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管理效率,推动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符子昱.初中班主任的管理方法和技巧分析[J].考试周刊,2016,(85).
[2]千红燕.关于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和技巧探析[J].新课程·中学,2016,(2).220.
[3]王聚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之我见[J].读写算(教研版),2014,(4).165-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