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珠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凤栖小学 重庆秀山 409900
摘要: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是一个人品行的重要标定。在小学德育当中展开感恩教育对于学生的品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小学德育当中开展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感恩教育 小学德育 价值 实施策略
立德树人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意识已经成为教育活动的重点,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符合社会对于新时代人才的要求。在这种大环境下,感恩教育所体现的价值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感恩教育在教学类型的划分当中属于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范围,其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教师应该积极开展感恩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感恩的意识,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和道德素养。
一、小学德育中开展感恩教育的重要意义
感恩教育作为德育当中非常重要的内用,不仅对于学生的道德素质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也是推动德育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感恩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心思或者念头,不仅涉及到人的世界观、价值观还对人的道德修养和认知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感恩教育的重要意义也不仅仅体现在道德素养一个方面,而是全面影响着学生的人生,影响着学生将来的发展和成就。
(一)有效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感
懂得感恩的人才能够将诊视别人的付出,才能够看到自己肩上需要承担的责任。感恩的行为就直接体现了一个人的担当和责任感。同样的承担家庭责任、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就是感恩的具体表现,只有心存感恩的人才能够更好地对自己。对别人负责。感恩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二)有利于塑造和健全学生人格
感恩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生活态度,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增强学生热爱生活的决心。尤其是当前的社会环境下,这种感恩教育显得更加有必要。现在许多家庭教育都存在这方面的缺失,在我国传统的家庭观念中,对孩子的付出是不求回报的,导致很多家长过分溺爱孩子,让孩子无法正确看待别人的付出,不懂得感恩和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学校的感恩教育能够很好的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起到很好的塑造和健全学生人格的作用。这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观念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于学生的性格、品行也有着很关键的决定性作用。
二、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实施的有效策略
(一)通过班级德育工作展开感恩教育
在小学德育工作当中,教师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围绕学生的道德观念以及思想品格展开的。其形式上和感恩教育是相同的,可以说感恩教育是德育教学的内容之一。具体到感恩教育,教师可以通过班级德育工作进行展开,深化教育效果,让学生在参与班级活动的过程中学会感恩师长、感恩同学,并将这种理解感悟化为学生自己的认知,树立学生的感恩意识,交给学生正确的感恩方法,让学生利用所学习的知识去感恩社会、回馈社会。教师可以将感恩教育当做班级文化建设、德育活动的主题,更好地贯彻落实感恩教育的理念,更好地影响学生的道德思想。在班级的德育活动中,学生应该是活动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教师要做的就是充分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和理解,形成自己的认知。在具体的班级德育活动当中,常见有主题班会、优秀学生评选等等活动形式。教师可以将这些活动和感恩教育相结合,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践当中,从学习和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学会感恩,知道感恩。例如教师可以在父亲节、母亲节等具有感恩色彩的节日当中,让学生了解节日的主题和由来,鼓励学生在节日这一天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可以通过写小短文、作文、演讲等形式,让学生回忆生活当中,父母为自己的付出,体会父母生活中的辛劳以及教育孩子时的辛苦。再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和家长开家长会,让学生在家长面前,说出自己想对父母表达的感恩情感,并指导学生通过帮助家长分担家务、认真学习等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身体力行实践感恩之心。
(二)组织学生开展感恩教育实践活动
为了更好地发挥感恩教育的功效,让学生更加深刻体会和理解感恩的意义以及学会如何进行感恩,教师有必要在德育教育中,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感恩教育实践活动,强化德育教育的效果。在组织实践活动的时候,教师应该注重实践活动的可操作性,要让活动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发掘学生在生活中的真实情感,另外还要注重学校和家庭教育之间的合作,多引导和发挥家长在道德教育方面对孩子的影响力,更好地树立和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观念。
1、家校结合,提高感恩教育效果
在德育方面其实家庭教育的影响要比学校教育大的多,但是由于学生更多时间是在学校度过,这就使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形成了相对割裂的事实,甚至会发生冲突和矛盾。为了更好地开展感恩教育,作为教师应该主动联系学生的家长,增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交流,在德育方面的态度和观点达成一致,然后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影响力和学校教育相互补充,更好地教育学生。例如教师可以组织感恩父母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然后邀请学生家长进行参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经历和想法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同时也邀请家长代表进行演讲,表达父母们对自己孩子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实现自身价值的殷切期盼。这样的家校联合教育互动,不仅能够营造很好的教育氛围,也能够深化学生对于感恩的认知和理解,强化学生的道德修养,对于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和生活当中大有裨益。
2、组织学生观看感恩教育影片
现在多媒体教育已经在小学教育中普及开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具有感恩教育意义的影片或者视频,增加学生阅读,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能够实现感恩教育的目的。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个都不能少》《师恩难忘》《美丽的大脚》等等这些非常有感恩教育意义的影片。一方面影片播放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影片形式的视听体验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加强烈的心灵震撼,让学生随着影片的剧情发展而感动,然后将这种情感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相中,反思自己的感恩之情和感恩之心,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态度行为,从而达到很好的感恩教育效果。
3、利用班级文化建设营造感恩教育环境
感恩教育离不开环境的影响,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感恩意识,指导学生的感恩态度和思想。而班级文化建设作为打造学生学习环境的最重要途径,能够在感恩教育中发挥出非常好的教育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当中和学生一起创建“感恩月”,将一年的十二个月份分别赋予感恩的情感主题。如三月份感恩大自然的神奇造物,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可贵以及大自然对于人们美好生活的馈赠:美食、景色等等,让学生学会感恩大自然,同时通过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节约意识践行这种感恩之情。通过这样的环境氛围营造以及实践活动指导能够发挥非常好的感恩教育效果,帮助学生的德育品格更好地发展和成长。
总之,感恩教育作为小学德育中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对于学生的身心成长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小学教师在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当中,应该充分认识到感恩教育的意义,并通过班级建设、家校合作、组织实践活动等等具体的教育策略,深化感恩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以及个人品格,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红莲.探究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J].传播力研究,2020,4(12):153-154.
[2]周爱华.论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与实施[J].中国农村教育,2019(24):1-2.
[3]吴楠.小学德育中感恩教育的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