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程中活动的设计与教学策略初探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下)   作者:支娜
[导读] 教学中活动主要是指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支娜
        安徽省肥东一中 安徽合肥 230011  
        摘要:教学中活动主要是指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结合实际问题,通过动手实践,主动获取直接经验,提升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的学习过程和方式。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科学合理的活动设计与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下文针对高中地理课程中活动的设计与教学策略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程;活动的设计;教学策略
        引言:在以往高中地理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是利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这违背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规律,不利于学生地理综合素养和能力的发展。针对高中阶段学生来讲,教师只有利用学生喜欢的形式,指引学生自主探索,才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打破传统模式的束缚,注重课程中活动的设计,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利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开展地理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可以在活动中扎实掌握地理知识,提升学生地理综合素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1.通过观察型地理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需要由明确的学习导向。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很多需要观测的内容,如风向观测、气象观测、地质观测、天气预报、岩石标本采集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引学生观察与观测野外地质,组织学生到附近的水电站、气象站进行观察,对水电站对自然的改造进行了解,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观察和观测主题,促使学生可以扎实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学生观察能力[1]。
        例如,在讲解“问题研究 家乡的农业园区会是什么样”时,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对教材中提到的红太阳农业园进行分析,构建了四位一体的沼气综合利用示范园,畜牧业与种植业的融合,实现了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紧接着,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农业园区,如周末可以带领学生到采摘园,对葡萄园和葡萄酒制作设备等进行观察,并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学习的知识,找出合理的地方与需要优化的地方,在该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指引。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指引学生观察勘测,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还可以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印证所学理论,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2.通过探索型地理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涉及到诸多探索型地理活动,每个单元中都有探索活动课。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活动方案,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深入挖掘,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探究环境,指引学生合作探究。在探究型地理活动中,教师可以提前把探究主题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提前对资料进行查找,提升学生探究效果和学习质量[2]。


        例如,在讲解“问题研究 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时,教师可以提前布置问题探究主题,要求学生在互联网中查找资料,经过查找资料很多学生可以从嫦娥三号反馈的信息中对月球表面样子进行观察,部分学生非常喜欢天文知识,具有较高探究热情,自主结合时事内容,借鉴最先进研究结果,开展问题探究。再如,在学习天体运行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多媒体设备,模拟常用模型,把天体运行轨迹演示出来,并配以文字介绍,制作模拟视频。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保证学生学习效果。
        3.通过调查型地理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践调查型地理活动的范围相对较广,如环保、人文、经济、自然等,利用实地调查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学生调查、记录、分析、总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调查方案时,可以利用趣味性、思想性、知识性的结合[3]。调查形式可以是以兴趣小组、班级为单位,教师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相应的社会调查主题,并且在社会调查中需要考虑学生安全问题,促使学生可以顺利进行调查活动。
        例如,在讲解“问题研究 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时,教师可以设计调查型地理活动,由于前面已经学习了人口数量、空间变化,学生已经了解了人口迁移流向与流动,对于农民工生存现状也有一些认识,大部分学生都可以结合自身的理论知识,对农民工面临的问题给出合理建议。因此,在活动设计中,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到附近农民工居住地、工地等地点调查和了解,在实践中对农民工问题进行了解。经过调查可以发现,农民工干的活最累最脏,但是没有城里人的经济待遇与政治地位,存在和城里人同工不同酬的问题,在城市边缘地带。并且,在工作中若发生工伤事故,很多人都没有保险。通过调查活动,学生对农民工生活现实更加全面了解,可以促使学生形成关心弱势、关爱他人的人文素养,并且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关注生活与社会的责任感。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在高中地理课程中活动的设计与教学策略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地理综合素养和能力,还可以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地理教学改革进一步发展。现阶段,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高中地理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到学生学习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设计教学活动时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教材实际内容,营造良好的活动教学机会,设计科学合理的活动方案,开展地理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教材知识,且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升学生地理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赵艳阳.高中地理课程中活动的设计与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8(72):146.
        [2]令狐顺平.高中地理课程中活动的设计与教学策略研究[J].高考,2018(15):115.
        [3]周泳秀.高中地理课程中活动的设计与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8(33):156.
作者简介:支娜   1986年1月   女  汉   安徽合肥人    大学本科    中学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高中地理分组教学探究       单位:安徽省肥东一中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