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炳秋
江门市新会梁启超纪念中学(实验校区) 529141
摘要:众所周知,所谓“五邑地区”的历史文化,不但历史文化久远,同时还肩负着传承侨文化、侨精神的重大使命,所以将该文化精神融入到当今高中历史教学中,不光能让学生们感受到五邑历史文化的优点,还能使学生们在了解和学习过程中增强自身爱国情怀,使得学生历史知识面的不断增强,从而进一步促使学生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五邑地区;历史文化;高中历史教学
前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巧妙融入五邑地区历史文化,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不同地区历史文化积累,提高自身爱国情怀,但是如何有效融入课程教学,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完善教学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仍需不断改善和提高,从而促使该文化可以更好的被学生们了解和接受,所以接下来,让我们针对如何在融入该文化的背景前提下进行历史教学展开探索和规划!
一、注重文化渗透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想将五邑地区历史文化更高效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们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该文化的课堂氛围,从而真正做到身临其境的对该文化进行学习。所以为达到这一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要先对班级成员进行初步的分析,由于学生们对该历史文化不够了解,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以教材内容为基础,通过由简到难的方式,让每位同学都能够全身心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然后通过教师不断的拓展再慢慢的引向侨文化教学,从而使学生们可以更好的对该文化内容有所了解。众所周知,在“五邑地区历史文化”中有很多文人志士,所以当教师在对教材内容中的某一历史事件或者英雄人物进行讲解时,就可以以此通过举一反三的教学方针,慢慢引导学生对侨文化有所了解。所以通过探索我们可以发现,只有根据学生们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去制定教学方针,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出学生对该历史文化的学习兴趣。
例如,当教师在对教材内容《辛亥革命》进行讲解时,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对于该革命有关的影视作品进行播放,在播放过程中让学生们对该革命的起源类型、所在地区、对该场革命的参与人都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通过播放视频我们会发现该革命主要是推翻帝制专制的一场全国性历史革命,然后在该革命中我们会发现其中孙中山先生就是该革命的领导人之一,之后教师再让学生们对该革命有所了解之后,就可以通过对教材内容中孙中山先生的介绍,慢慢延深到孙中山先生的好友陈少白的历史故事中,在该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们了解到陈少白先生与侨文化的紧密联系,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们对该历史文化的有效掌握。
二、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提高学生历史认知
高中历史文化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们对五邑地区文化有更全面的了解,只是单方面的在课堂教学中一点一点的向学生们普及知识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在该过程中只有学生们不断的去探索去思考,在搜集和交流中才更有利于对该知识内容的掌握。
所以出于这一因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除了知识简单的在课上进行渗透普及之外,还可以通过搞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让学生们通过自主搜索与该历史相关的文人资料的方式,并应用到班级文化建设的教学方针,才能在完善文化建设的同时,使学生们在该过程中感受到国内外侨同胞的奉献和爱国情怀,从而使学生们在弘扬人物实际和优秀历史文化的同时,增强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
例如,在班级文化创设中,当教师在对“维新变法”这一历史事例进行教学时,因为部分学生对该变法原因不够了解,所以首先教师可以先对学生们进行简单的讲述,在讲述过程中,让学生们充分的意识到该变法主要是为了推翻封建思想,通过让国人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改革政治的一次浪潮,这不仅是让中国经济、农业、政治发展并改革的一次重要活动,同时也能看出当时变法发起人梁启超虽然是国内外侨,但是其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的崇高,从而使学生们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促使其爱国主义情怀的不断提升。
三、创设情境教学空间,增强学生理解能力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教学,不仅能让学生们在该过程中更好的接受五邑地区历史文化,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并间接性的促使学生在教材内容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对侨文化的理解。所以出于这一因素,要想让学生们可以在特定的情境教学中对该文化有所掌握,则应从两方面出发:第一,在教学手段上,教师要摆脱传统灌输的教学方针,通过结合多媒体教学或者游戏教学的授课模式,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授课环境中,对历史文化内容有更深层的认知;第二,就是要从学生自身出发,只是一味的听讲并不能锻炼学生的探索能力,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留出部分时间让学生们进行组内探讨,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对历史文化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
例如,当教师在对“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一事例进行讲解时,在授课之前为了可以激发学生的课堂氛围,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第一次工业革命记录片的模式,让学生们边看视频边记录的方式,让学生们在视频播放中对蒸汽机的使用特点有更直观的认识和了解,然后再这一阶段之后,教师再让学生们对我国的“两大元勋”、“杂交水稻之父”、“中国第一个飞行员”进行小组探讨,在探索中学生们不仅对邓稼先、袁隆平等我国的骨干人才有所了解,同时也能对国内外侨冯如的英雄事迹有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结语: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想使得五邑地区历史文化能够更好的深入到课堂教学中,则应从文化渗透教学方式、班级文化建设、创设情境教学空间等多方位出发,从而促使学生在对教材内容有所掌握的同时,对五邑地区历史文化有更好的掌握。
参考文献
[1]冯荣国.高中历史教学如何渗透文化自信教育[J].安徽教育科研,2020(23):30-31.
[2]陈慧洁.试论“濡化”模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高中历史必修三文化史教学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20(2):20-22.
[3]马维林.高中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审美开发[J].基础教育课程,2019(8):20-23.
[4]周静.高中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审美开发浅析[J].东西南北:教育,2020(10):0346-0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