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幼静
南京市钟英中学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教育领域的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化,音乐学科在初中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此背景下,初中音乐教育工者对课堂教学手段的优化投入了更多的关注。我国拥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已成为音乐课堂改革所关注的重点话题。本文对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探讨让传统文化更好的走进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策略
引言
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逐渐提高自身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从而提升自己的审美是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宗旨,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丰厚的历史底蕴,在音乐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且长此以往,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可以培养自身的爱国情怀,陶冶学生的情操,实现音乐课堂的教育宗旨。
一、传统文化走进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意义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历史底蕴,孕育着数不胜数的文化宝藏和精神食粮。然而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下,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在日常生活中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不高,并且对传统文化没有浓厚的兴趣,使得我国宝贵的文化传统没有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音乐课堂的重要性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初中音乐教师的重视[1]。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可以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和发展,音乐是一门具有着浓厚的人文特性的学科,初中音乐教师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需要,不断挖掘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将其更好地融入到音乐课堂中,加深初中生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感知,在耳濡目染下受到陶冶和熏陶,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其次,可以使音乐课堂的呈现形式丰富多样,教师深入了解七、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音乐基础,做好教学设计,将传统文化以多种形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得传统音乐课堂面目一新,给学生带来丰富、新颖的音乐学习体验,促进音乐课堂的顺利开展。
二、传统文化走进初中音乐教学的策略
(一)充实音乐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初中音乐课往往得不到学生和教师的重视,在音乐课堂教学,有很多教师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课堂内容单调简单,仅仅以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为目标,并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因此,为适应音乐课程改革,初中音乐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在教学设计上下更多功夫,以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音乐基础为出发点,不断挖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兴趣和热情是学生掌握一门科目的动力,教师要注重音乐课堂的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于音乐和传统文化的兴趣,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结合教材内容,给定学生一个主题,让他们小组讨论和自由发挥,并鼓励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交流自己的感悟[2],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于音乐课堂和传统文化的热情,营造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促进音乐教学的顺利开展。
以苏教版七年级音乐《我是中国人》这一节课为例,在导课环节,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我和我的祖国》的京剧表演视频,以浓郁的京韵为基调,让学生以“如何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为题展开讨论,自由发挥,并派各小组的代表上台讲述。这种导课形式不仅会激发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对本节课的热情,而且通过这种形式的铺垫,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我是中国人》这首歌时,浑身充满正义感和爱国情怀,演唱的更具有灵魂和精气神。让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走进音乐课堂,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对于京剧学习和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有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这首歌的掌握和情感体验,心灵受到熏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 优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音乐知识,并在音乐的熏陶下提高自身的音乐欣赏力和感知能力,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是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手段,采用多种方式促进音乐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让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走进音乐课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音乐背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试图将民间传统游戏融入课堂环节,结合教材设置课题,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不仅可以为学生创设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于音乐和传统文化的感悟,提高音乐素养。
以苏教版八年级音乐课本中《重整河山待后生》为例,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鉴赏音乐对传统京韵大鼓演唱形式加以了解和掌握,加深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对我国说唱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播放京韵大鼓的演唱视频,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并结合讲解让学生对京韵大鼓的音乐特色和演唱风格加以了解和掌握,然后设计听鼓点传手卷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京韵大鼓风味和技巧的掌握,体会我国传统艺术的别具匠心,加深对歌曲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结:综上所述,在现有的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手段和模式的优化势在必行,让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初中音乐课堂,已经成为今后音乐教学改革的主要探讨方向。因此,初中音乐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和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将传统文化和音乐教学有效结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感知力,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3]。
参考文献:
【1】张杏青.传统文化走进初中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速读教研室.2020
【2】杨建娅.传统文化走进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探究[J].黄河之声.2020(07).
【3】朱莹.传统文化走进初中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分析[J].中学教育.2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