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燕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中学
摘要:在当前的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学的开展要注重实践性,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完成技能、技术的学习,在生活中可以做训练,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毽球因为其运动的普适性,便捷性在中学体育课程中得到了发展,能够打破场地的限制,也能让学生进行快乐的运动。教师在毽球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喜好,开展毽球运动技巧教学,鼓励创新实践,发展校园运动,应用分层教学,使毽球教学可以高效开展,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也推广毽球运动。
关键词:中学体育;毽球教学;现状;原则;开展策略
前言:毽球在以往都是踢毽子,都是女生喜欢的运动,但是随着全民体育运动的开发,逐渐将踢毽子变成一种生活娱乐的毽球运动,能够有效锻炼身体素质,也能促进运动意识的建立。在中学体育课程中,毽球教学的有效开展要让学生掌握毽球运动技巧,培养良好运动意识,也促进兴趣的建立。在此目标下的有效教学策略要落实生本原则、实践原则,以学生的实践参与为核心构建教学方法,以此让毽球运动得到推广,也使学生在毽球学习中有体育素养的提升。
一、中学体育毽球教学的现状
随着中考的改革,体育课程受到了重视,但是也让课程教学的目标单一,形式单一,都是以中考考核的跑跳投为内容,教学过程枯燥,学生的参与性不强,锻炼身体、培养体育精神的素质教育目标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在此情况下的毽球教学呈现出简单讲解的情况,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都是以简单地介绍为主,然后投放毽球让学生做自由活动。这种教学的形式无法让学生掌握毽球技能,教学呈现无效化[1]。鉴于此,教师应转变思想观念,重视毽球教学的开展,设计生本教学方法,让学生可以参与毽球教学当中,有技术动作的了解,也有主动的实践练习,使毽球成为学生的运动兴趣,推广毽球运动,实现体育素养的培养。
二、中学体育毽球教学的开展原则
(一)生本原则
现在的教育教学都是以学生的综合成长为核心,所以要让中学体育毽球教学有效开展就需要落实生本原则,教学以学生为核心。第一,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学生的毽球兴趣、运动能力,设计符合中学生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可以主动学习和训练。第二,在毽球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做好运动学习的支持,并引导实践运动训练,让教学的开展能够带动自主成长。第三,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考虑毽球学习和训练的感受,以此来构建教学方法,使学生愿意进行毽球练习[2]。
(二)实践原则
实践原则是体育课程的特点,教师要改变以往以理论为核心的毽球教学方式,注重毽球运动实践的参与,保证毽球运动锻炼身体力量、协调性的作用发挥。实践原则的落实要在教学中保证学生的主动参与,所以需要进行兴趣激发,构建毽球运动环境,并提升实践运动能力。
三、中学体育毽球教学的开展策略
(一)借助多媒体激发兴趣
现在的中学生普遍不喜欢体育运动,这是信息社会的影响。在毽球教学中,女生有一定的兴趣,而男生都较为抵触,不爱参与到教学当中。对于这种情况,要让毽球教学有效开展,就要在毽球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中做兴趣上的激发,使学生了解毽球运动,建立运动兴趣,从而主动参与到毽球学习和练习当中。在方法上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3]。教师在课程准备阶段就在互联网中搜集毽球运动的视频,也将毽球的动作教学制作成动态的视频,以丰富的毽球运动视频提升学生对毽球的感受,激发想要学习和实践的兴趣,而动作的多媒体展示,可以让动作教学可以更为精准,能够让学生在实践运动练习中去感受自己的动作与视频有哪些区别。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播放毽球运动的视频,呈现出高超的毽球技巧,花样的毽球运动方式,可以达成兴趣激发。而在动作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会使学生有直观的动作理解,可以增强运动实践意识。
(二)重视实践运动的指导
毽球教学是一项多样化的运动,其规范性较低,生活性较强,而且在实践运动中会有一些个性化的动作。在体育课堂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毽球运动,并重视运动动作的指导,纠正一些错误的动作,也从实践运动出发指导技术的提升[4]。在实践运动的指导过程中,教师不要作为旁观者,而是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一同进行毽球运动,以此可以更好地观察到学生的运动情况和动作。而在实践运动指导的方式上要注意中学生的接受特点,可以重复性的展示动作的角度、幅度,使学生能够在观察中理解,在实践中纠正;也可以针对学生在运动中展现的情况,设计专项的动作训练内容。比如中学阶段的毽球教学中,多数学生体现出移动速度慢,不能准确指导位置的情况,在教学中就可以设置趣味的“口令跑”、“对位传接球”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技术,提升毽球运动能力。
(三)促进个性化运动发展
毽球运动有一定的规则,但是这些规则较为宽泛,更多的是个人发挥,同时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毽球运动兴趣,促进个性化运动的发展。因此,在教学方式上要改变以往单一性的讲解、训练,应从创新的角度、积极锻炼的角度来组织运动练习,让学生能够进行主动的思考,在实践中完善理解认识。比如对于接球的练习中,对于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给予鼓励,并让其做主动的运动创新,用具有想象力的动作接住毽球。这样的教学开展可以增加学生进行运动参与的意识,也能让毽球训练有趣味性,达成有效的兴趣培养,使学生在毽球运动练习中获得快乐感受,实现兴趣的培养,同时促进创新意识的发展。毽球教学中的个性化运动要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自主运动,但是对于错误行为、危险的动作要做指正,保证毽球运动的创新有正确的方向。
(四)发展校园化毽球运动
要保证中学体育毽球教学的有效开展,发展校园化毽球运动是必要的方法。通过在校园中普及毽球运动可以在环境上影响学生的运动意识,而且利于毽球运动的推广,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练习机会,增加运动的动力,以此就能实现高效教学。校园化毽球运动的开展主要是将毽球应用到大课间活动当中,开办毽球比赛这两种方式。在大课间活动中,毽球运动的开展要转变一些模式,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进行运动锻炼。方法上可以采取10人一组,围成一个圈,然后在圈内进行毽球的传递,可以保证趣味性,提升大课间运动的效果。毽球比赛的开展则是要组织正规的校园活动,让全校师生都参与其中,任意组队,以挑战赛的方式在校园中开展,让学生能够参与,也能观赏到精彩的对抗。校园化毽球运动的发展让毽球教学有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支持,学生在学习中有主动的行为,也有提升自身毽球运动的意识。
(五)应用分层化教学模式
要提高体育毽球教学的有效性,要让教学的开展能够真正地帮助到学生。分层化教学模式应用可以让学生得到精准的教学辅导,可以增加学习动力,也可以达成高效教学。在教学中先要了解学情,依据男女生差异,兴趣差异,能力差异来做分层,并依据分层来设计毽球的教学内容、目标,在分层教学中要对学生做鼓励,针对层次中学生的特点来安排训练的内容,让教学符合学习的需要,达成有效的毽球教学指导。
结论:总而言之,中学体育毽球教学的有效开展策略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把握毽球运动的技术学习和运动参与,让学生有能力、兴趣的提升,达成终身体育运动意识和身体素质锻炼的教学效果。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中学学生的个性差异,适当的组织毽球游戏,提升学习体会,并基于学生的学习表现来优化教学方法,使学生愿意做毽球学习,构建高效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明.毽球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7):58-59.
[2]张琼.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毽球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1):12+14.
[3]朱振.基于分层教学法的中学毽球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科技视界,2019(30):157-158.
[4]樊菊贤.毽球运动在中学开展的价值研究[J].灌篮,2019(1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