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下)   作者:罗会玉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的推进,对现代学生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罗会玉
        广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民族实验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的推进,对现代学生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在这样的形势下,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体育核心素养作为现代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应该必备的素养,需要在长期训练中逐步地引导学生养成特定的专项意识和思维,以及掌握相关的体育专业知识等,才能够有效地形成体育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体育;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体育学科是一门贯穿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是学生开展体育运动、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有着十分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伴随着国家日益重视学科核心素养,使得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成为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课堂是培养体育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核心素养引领着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一、加强学生的体育品格培养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加强学生的体育品格培养,一个学生的体育品格,直接影响到日常体育活动的质量和效率,这是学生在核心素养中所要具备的首要条件。例如,在日常教学中,小学生广播体操是最直接,也是最简单检验学生是否具备良好体育品格的直接手段,广播体操是小学生每日都必须进行的体育项目,通过广播体操,可以让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队列与队形练习,提高学生集体动作协调一致的能力,同时广播体操的核心就是整体性,在这当中,不需要学生发挥个人魅力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是要为了班级荣誉所必须达到的整齐划一,这当中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基本的体育品格,也有部分学生在进行班级体操的活动时,在队伍当中故意做一些与体操不符的动作,这样的恶趣味实则非常影响班级的整体感,这也显露了学生缺乏体育品格的意识和养成。在这当中,教师可以设计趣味性的活动来提升学生的体育品格,建立团队合作的意识,比如,让学生两两一组,由教师为裁判,当教师说出身体部位的名称时,两名学生必须同时指认正确才能成功,如,“请同时指出个人的嘴巴”,如果这时,两名学生同时指认成功就算胜出,一方动作慢了,或者指认错误了都算失败,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默契和协作意识,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有助于拉近学生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信任感,从而提高体育品格的形成。核心素养的培育每一项都是紧密相连的,其最基本的体育品格是学生体育素养的开端,因此,加强对学生的体育品格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引起重视,帮助学生体育品格的正确建设和形成。
        二、全面渗透德育,塑造体育品德
        体育核心素养不仅强调小学体育教学要增强学生体质,更强调要塑造学生良好体育品德,从而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但是,部分教师由于受到传统体育教育理念的影响,导致不够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对此,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深入挖掘德育元素,并且将这些德育元素合理渗透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体育品德。一方面,教师应充分发挥体育学科的实践性优势,通过日常课堂教学向学生渗透德育。比如,上课之前师生相互问好、下课之后师生相互告别等。另一方面,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通过体育活动向学生渗透德育。例如,教师在篮球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篮球赛,赛前先向学生讲解篮球规则,然后鼓励学生努力发挥个人能力并且加强团队合作以争取获得比赛胜利。同时,要求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必须学会帮助、尊重同学,从而在竞争中培养良好的体育品德。


        三、开展动作讲解,规范体育技能
        学习体育项目的动作要领也是判断学生对体育项目掌握是否熟练的标准,在日常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积极向学生讲解基本的运动技巧,进而促使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可以巧用这些技巧进行身体的锻炼,这不仅是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教学需求,同时也是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部分。同时,由于小学生身体各项技能发育并不完善,教师只有将正确的体育技巧传授给小学生后,学生在进行身体锻炼的过程中才可以有效地避免训练伤情况发生。并且,在小学阶段,学生由于兴趣爱好、身体素质以及运动能力均有所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展开不同层次的肢体示范讲解,尽可能地使每名学生都能够学习到有用的体育知识。
        例如,在进行跑步运动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完热身准备活动之后,先对跑步的场地进行检查,查看是否存在地面洼陷、石块障碍等安全隐患,进而科学地规划好运动场地,在这些准备工作进行完以后,将学生们集中在一起进行动作要领的讲解,比如在跑步中该如何摆臂、如何迈腿以至于不会损伤膝盖、如何在跑步的过程中调整呼吸节奏等等。在学生对跑步要领全部掌握以后,在跑步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全程跟跑,以便更好地鼓励学生,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跑步要领。
        四、树立学生的终身运动理念,提高其综合素养
        在小学体育的教学当中,教师需要将终身运动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中,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通过篮球项目的相关练习和教学,帮助学生建立终身运动的理念。现阶段的学生由于受网络环境的影响,基本全都缺乏锻炼,缺乏锻炼会影响身体健康,将会对学生之后的发展有极大的限制。因此教师需要让学生摆脱懒惰的状态,从课堂上帮助学生养成运动的习惯,在篮球的教学中使学生喜欢上运动,并且能在思想中建立终身运动的理念。这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可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在体育教学课堂上,无论是在理论的教育培育上还是在基础技能的练习上,一定要贯彻终身运动的思想,提高运动理论的修养,教师要在课堂上布置任务,在理论知识教学上结合实例:NBA运动员退役之后因为继续保持运动,所以还具有较高的肌肉含量,在身体健康上有也会有相应的保障。对此,在后续基础运动的课程上,教师需要对学生布置硬性任务,投进五个球或者带球折返跑五圈,让学生在运动中养成习惯,加深学生对终身运动理念的理解和感悟,这对学生和核心素养也是一种颇为有效的培育方式。
        基于核心素养视野下,对于小学体育课堂教育的素养培育,教师要了解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根本意义,具体从体育品格、运动能力培养和健康行为三个层面对学生进行加强训练,保证日常体育教育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谢艳平.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1):85+91.
        [2]陈丽燕.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1):111-112.
        [3]张佳辉.试析体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成才之路,2019(09):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