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美术分层走班教学的问题及措施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下)   作者:蒋崇滨
[导读]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逐渐与社会进行脱节
        蒋崇滨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第八中学     广西 来宾 546100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逐渐与社会进行脱节,美术传统教学理念亟待更新。从当前的现状来看,由于应试教育思维的桎梏,当前的高中美术教学效果并不是十分的理想,学生的核心素养没有得到切实的提高,很多教师的传统教育思想与时代脱节,思维方式没有与时俱进。为了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做到以人为本,从学生出发,教师及学校应该在教学模式上注重科学性,在高效开展美术教育的同时,确保学生个性发展,最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将介绍一种美术教育工作的全新方法——分层走班教学法,以此来探究提升高中美术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高中美术;核心素养;分层走班;教学策略
        引言: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提出和课程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逐渐成为了中国教育的发展目标,高中美术课程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关注。但在目前的课程实践过程中,传统的美术教学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由于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着不同,因此就需要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层级,根据不同的层次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切实地提升美术欣赏水平、艺术水平。
一、高中美术分层教学的意义
        核心素养是讲求“立德树人”、全方面发展学生,这就意味着高中美术鉴赏课程要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框架,通过分层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判断能力。优化美术鉴赏的教学策略就需要带领学生进行丰富的艺术赏析活动,让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得到发展。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手法会极大的增加两级差异,使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成绩会越来越好,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成绩会越来越差,这会让一部分学生失去对美术的学习兴趣,积极性随之降低,教师作为班级的协调者和教学模式的管理者承担着维护学生对课堂的感受、兴趣、体验、参与感的任务,因此设立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进行差异化的划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当前的基础上提升自己,取得一定的进步,最终使每一位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都得到提高,同时也能够让传统单一注重学生成绩的框架中跳脱出来,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素质教育立德树人的目的。
二、分层走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为了提升分层效率以此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很多的学校采取了“走班制”分层教学,即班级走动教学的分层方式,目前有两种主流的分层方法:第一种,全校同年级的所有班级按照他们学期考试的学习状况进行再分层,根据学习情况分为若干个等级,学生除了要在原生班级进行基础课程的学习,还需要在每周抽取固定的时间进入学生所属的当前层次的班级进行该班级额外的课程内容。第二种,学校采取小规模的班级走动分层教学模式,将同年级的所有学生以它们当前的学科综合水平为考量结合教师的推荐,将学生分为若干层次,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基础生,优等生和中等生除了进行基础的教学课程学习之外,还要额外的进行深入培养,学校整合所有的教师对这些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教学,其他层次的学生则分别在其他的时间段被所属不同层次的老师进行授课。


        但总的来说,这种以成绩划分的走班制分层模式虽然十分普遍,但并不够科学,以传统的试卷成绩来对学生进行整体调度很显然违背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改革的目标。首先,考试分数具有不确定性,很多考试的考题由本校教师进行编写,考试的内容是否合理、全面,一张试卷得出的分数是否能够代表学生当前的整体水平,这些都是值得质疑的,同时试卷考查的内容多为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只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而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能力、表达能力都未设立相应的考察。其次,考试分数以及成绩排名不能够代表该学生的整体水平,而只是代表学生在目前这个学习阶段对特定学习内容的理解水平,并不能说明考高分的就一定比低分的差,而只能说明该学生对于这个知识点更加融会贯通。因此这种依靠传统考试成绩来进行分层的模式并不够完善,不仅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还会影响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养。
三、高中美术分层走班教学的措施
(一)设立科学的分层模式
        要想进行高效的高中美术分层走班教学,首先就要解决传统分层教学只依靠成绩来进行划分的模式。在划分层次时,教师必须要研究每个学生的心里,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评析他们的学习潜能、学习状况,然后再对每个学生进行科学的分层。在具体划分中,可以将有着强烈美术爱好且学习成绩较高的学生划分在甲等班级,对于有着美术爱好且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划分在乙等班级,对于美术爱好一般且成绩一般的同学划分在丙等班级,但需要注意的是,分层是动态的、暂时的,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爱好、学习态度的变化进行动态化的调整。在对学生进行整体评价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在这一学期多方面的发展,因此学科考量就要包含多个方面,如学生的课堂表现占30%,这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学生的日常作业占30%,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创作具有想象力的作品,最后的期末测试占到整体的40%,这样就能够确保学生可以不只注重学期末的考试成绩,而是把眼光投入到日常的每一次学习当中。
(二)设立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
        在进行科学的层次划分后,需要解决的就是每个层次的学生特定的学习目标的问题,必须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立一个科学的、长期的学习目标。在设计学习目标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特点、擅长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以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例如:在对甲等层次的学生进行学习目标设计时就要考虑到更多的传授给他们一些画画技巧手法,在当前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拓展练习;在对乙等学生进行学习目标设计时更多的是要考虑到如何在巩固美术基础的同时做到自我突破;对于丙等的学生需要教师更加细致地发掘它们的学习潜能和美术擅长,针对性地传授他们相应的美术知识和美术技巧,培养他们的美术兴趣,提高他们对于美术课程的参与度,并逐步培养起他们的美术综合素养。
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美术分层走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逐步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立科学的分层教学方法,合理地设计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做到立德树人,提升美术综合素养的教育目标,满足学生们的个性化需求,从而促进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石正.核心素养下高中美术分层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10):159-160.
[2]周蓉芳.高中美术课程分层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237.
[3]丁凡.高中美术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运用[J].新智慧,2019(01):3.
[4]万珂.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