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坤
深圳观澜第二中学广东深圳518000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各种各样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被应用在了教学活动中。满足了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同时,还有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其中,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合理,尤其是对中学阶段的体育教学而言,其知识较为复杂,难度也比较大,利用合作教学模式,促使学生进行相互合作和学习,让每名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对此,本文将主要分析中学体育课堂合作学习模式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旨在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心理更加健康。
关键词:中学;体育课堂;合作学习;心理健康
在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体育课程中利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合作式的课堂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中学体育的教学质量也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合作教学来帮助学生形成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进而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保障学生心理更加健康。
一、中学体育课堂合作学习模式教学现状
虽然合作学习模式十分适合初中体育教学,是一种新时代的创新教学模式,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无法理解合作学习的内涵,在具体教学中实施不到位,通常情况下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具体合作学习中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缺少合适的合作方式
面对各种各样的合作学习方式,教师必须要充分了解初中体育课程特点,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来展开合作学习。然而很多教师并没有掌握合适的方式。比如,有些课程内容在合作学习中只适合口头探讨,而有些课程适合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并不适合接力式的课堂模式【1】。因此,针对不同的课程类型,一旦选错了合作学习模式,就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不能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二)合作学习目标不明确
在合作学习模式应用过程中,目标不明确或没有提前制定合作目标,都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绪模糊,注意力也无法集中在课堂上。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最关键的就是要有共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不能单方面关注初中体育学习任务的完成,更重要的是要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此外,大部分教师在合作学习模式中没有明确的目标,不仅在课堂上浪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还影响了最终的教学效果。
(三)合作学习前的准备不足
很多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力和课程准备能力不足,在没有确切落实自主学习时就展开了合作学习模式,这让学生无法理解课程的深层内容,学习结果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形式,在这样走马观花的学习状态下,学生的学习进程和效果都会受到影响。同时,还有部分教师在合作学习模式中,没有对小组安排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合作过程中,小组内的学生不知道各自该负责什么内容【2】。
二、中学体育课堂合作学习模式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
根据对关于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相关文献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此类研究文献并不在少数。其中,有些教师认为,针对学生而言,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也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因此,出现的心理问题也会有所差异。教师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朝着个性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仅要重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心理状态,还要从整体出发,有目的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体育课程作为中学阶段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运用合作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升学生身心健康【3】。
三、在初中体育运动中加入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措施
(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初中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青春期,在这个时期,热血洋溢是他们的性格优势。因此教师要充分把握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案,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加入到体育教学课程中,切身实际地体会到体育运动带来的独特魅力,进而能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对体育运动充满渴望。
(二)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心理健康
新课程教育背景之下,体育教学的质量受到较为广泛关注。但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从某个层面上来讲,难以取得优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会在较大程度上束缚和限制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思维拓展【4】。对此,若是想要从根本上对目前体育教学现状进行改善,需要从课堂上出发。例如,可以将素质拓展训练和教学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运用合作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坚定全面发展作为体育教学策划的基本原则,运用身体力行的模式组织学生对各类动作进行练习和模拟,从而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激发出,对学生身心健康打下夯实基础。
(三)转变教学思想,开展快乐教学
较为滞后类体育教学观念作为制约中学阶段体育教学的关键习惯瓶颈之一,该种滞后教学观念对教学质量与课堂氛围有所影响.对此,需要将体育教学思想进一步转变,开展快乐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将自身引导作用发挥出,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保障体育课堂中师生地位平等,开展优质合作教学,确保互动较优【5】。
(四)引导与带动学生学习
在合作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是体育教学课堂的主体,教师应该作为引导者,起到辅助作用。因此,初中体育教师一方面要杜绝灌输式的教学课堂,将体育活动的主导权交给学生;另一方面,体育教师要对动作要领重点分析,传授运动技巧和方法,为学生示范标准的体育动作。同时配合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带来的激情。
在初中体育合作教学模式中,组织学习小组是最基础的环节。其中主要分为:固定分组、自由分组和混合编组等。合作小组中的组成部分基本都是学习能力和成绩不一的学生,也就是所谓的异质分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这样的“异质分组”能够符合不同层次学生对体育教学的不同需求。一方面这样的分组模式不会对个别学生造成心理负担,另一方面,小组内的学生也会通过互帮互助,来共同进步。除此之外,在异质小组的分组过程中,要保证固定分组,这样能够规避临时分组带来的适应问题。固定性不代表一直如此,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过后,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调整,这样可以扩大学生的交际面。教师要保证组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竞争关系,实行完善的奖罚机制,对进步较大的学生给予相应的表扬和鼓励,以此为榜样作为其他学生的动力【6】。
结束语:
综上,对于学生来说,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对于其未来发展有着一定程度的积极意义。而一旦其心理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将对学生的思想品质等诸多方面都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作为中学阶段体育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和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对学生进行细心观察,与之进行真诚沟通,运用合作教学模式,促使学生身心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良玉.中学体育课堂合作学习模式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3,(70):115-116.
[2]杨克琴.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J].考试周刊,2018,(79):141.
[3]刘小鹏.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理论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29(2):74-75.
[4]邱伯聪.体验性学习体育教学提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的实证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3(3):9-10.
[5]李桂英,王立新.合作学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效应[J].福建体育科技,2008,27(3):53-56,64.
[6]刘湘文.体育健康教学中合作学习理论的应用探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8):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