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梅
广西崇左市扶绥县民族小学 广西 扶绥 532199
【摘要】 在英语教学中,作业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巩固和延伸,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和感知语言的过程。合理、有效的作业设计,有助于学生进行巩固新知,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本文就核心素养的要求、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存在的不足及策略,并结合个人的实践谈谈个人的观点。
【关键词】 小学英语;核心素养;作业设计;策略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强调了温习旧知对获取新知的作用;古人又曰:“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体现了作业练习的必要性。如果一个老师只顾授课,为了应试考高分而布置形式单一的机械性作业,不仅违背《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的要求,还可能会增加孩子的课业负担,让他们感到学习的疲惫,甚至厌学。那么,如何在核心素养下布置合理、有效的作业?本文就核心素养的要求、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存在的不足及策略,并结合个人的实践谈谈个人的观点。
什么是“核心素养”?国际上研究“核心素养”最著名、最有影响的机构为经合组织。它对“素养”(competency)界定如下:“素养不只是知识与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而对于学生来说,它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随着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部2014年提出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目标”,而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学习能力四个维度。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科学整合教学资源,做好教学设计,完善教学实践,打造高效课堂。
一、当前我国小学英语课后作业的普遍现状
作业的质和量影响着教学效果。近年来,虽然英语教师们已经在逐步改善自身的教育教学方式,但是大部分教师对于家庭作业这方面的内容还是有所疏忽,作业难以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时量少,成绩考评等一些因素的影响,我们大部分的英语老师布置作业仍局限在写单词、背课文和做配套练习或者题海战术的层面上,都是布置统一的任务,没有起到针对性教学的效果,导致学生做作业的主动性下降。有些作业抄袭情况严重,口语作业落实不到位等,缺乏多样性、趣味性、针对性、层次性、创新性和生活性等,效果不理想。
二、小学英语创新性作业设计的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的有效作业设计不仅能使学生巩固旧知,启发新知,而且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师,应该着眼学生未来的发展,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对学生有激发学习兴趣的作业。鉴于多年的教学反思与实践,结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以及我校实际,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优化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为下一步的系统英语学习奠定基础。
(一)设计体验性作业
为了增加学生的英语知识储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各种有趣又可操作的输入类体验性作业。如在外研版三年级上册学习到的school things中,师生一起学完pen,pencil,pencil-box,crayon,ruler,bag等学习用品单词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课后“贴标签”,拿出便利贴,写上单词并贴到相应的物品上,在这个过程中增加学生记忆单词的能力。思维导图具有推动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它能使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以及师生的交流简单化,更高效。
因此,在必要时,我会引导学生学会做思维导图(mind map),并布置小组合作完成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或者知识总结、延伸等,年级组组织英语思维导图绘画比赛和手抄报比赛并评奖,发挥学生的创作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学习了关于月份的单词后,我布置了思维导图作业,有些孩子把月份设计成转盘的形式,这样同桌之间考单词就更方便了,而且还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二)设计情景性作业
教师在布置书面情景作业时,务必要走出以往抄写单词、词组、句型的“死胡同”。情景作业设计不仅要符合当时的教学内容,还要具有创新性,简化性,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通过做书面情景作业,能够去总结、归纳所学知识,最终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口头情景作业在平时教学中极为欠缺,大多数只局限于跟读录音、大声朗读或者背诵课文等常规口头作业范围内,难免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来学习,需要坚持朗读、背诵,增强语感。为此,我创建英语朗读群,定时在群里推送朗读音频给孩子们听,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鼓励有条件的孩子每天认真跟读,熟读后在朗读群接龙朗读,我每天晚上抽时间进行个别点评、纠音,对于家庭条件不允许的同学,第二天读给同学听,并做好朗读记录;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提醒,共同进步。同时,我充分利用手机英语趣配音APP,发布配音作业,加上孩子们好胜的心理,会为了追求完美而多模仿几遍,输入更纯正的语音、语调,具有多样性和趣味性,也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英语思维能力。
(三)设计拓展性作业
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更是一种能力文化。上课之余,我会利用课本中出现的朗朗上口的英文歌谣或者一些经典英文歌,如《Yesterday once more》、《sailing》等跟孩子们一起唱或者布置孩子们回去欣赏某一部英文电影如《小鬼当家》、《冰河世纪》等并在班上分享自己的体会;无论唱歌还是欣赏电影,孩子们不仅可以从中学到一些新单词,体会英语的语音语调,感受韵律之美,文化之美,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多项智能均衡发展,有利于核心素养要求的渗透与落实。
另外,班上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尽相同,所以教师在设计拓展性作业时,要因材施教,尽量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并提高自身的英语素养。学生群体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如果每次全班同学都布置相同的作业,特别是有难度的作业,对于部分差生来讲无疑是一种负担,甚至会影响作业的完成效果,加大班级两极分化程度。因此,在部分作业布置时,我注重基础知识练习的同时不忘培优工作,指定不同学生完成不同的练习内容,或者布置有梯度性的星级指数作业,供学生自主选做,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和挑战性,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在外研版三年级上册Parts of the Body的作业设计中,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作业:英语中下水平的学生,放学回家后将本堂课出现的身体部位单词arm,foot, leg,eye,ear,mouth,nose,head,face读给父母或身边的朋友听;而对于优等生,则可以让他们通过查询资料,补充其他身体部位单词,并画出人体部位介绍图,在各相应位置标出身体部位单词。
总之,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创新作业设计,不仅要鼓舞学生自主完成作业,更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文化品格和语言能力等核心素养,努力让学生在各方面得到协调发展。最后,反思与实践活动应该是持续的。每个课时作业的设计应随着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情况的不同而不同,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也研究不断,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应及时反思,坚持实践,以变促思,以思促教,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优化作业设计和完善评价机制,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参考文献
[1]魏方方. 基于语言技能提升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J]. 《基础教育研究》,(2018).
[2]梁佳琪.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以PEP《英语》三(下)为例[M].延边大学, (2019).
[3]陈林.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行动研[J].喀什大学, (2019).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