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丽燕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金清小学 318050
摘要:本文以新课标为依据,分析了小学英语对话课与词汇课的教学现状,并结合《义务教育教科书 英语(PEP)》(三年级起点)修订版教材中对话课与语汇课的教学实践,阐述了对话课与词汇课教材整合教学的主要目的,探索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通过对话课与词汇课的有效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打造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
关键词:小学英语 对话课 词汇课 有效整合
在修订版PEP小学英语教材中,把Let’s?talk提到Let’s?learn前面,其目的是把本单元的核心句型和词汇融入一个有语境的对话语篇中,让学生从整体感知词汇和句型的语用情境,并作为文本范例,帮助学生巩固记忆并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然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会发现:1,在对话课情境话题的教学中不可避免涉及到词汇课中的词汇教学,部分教师会结合学生实际课堂学习情况适当将一些词汇教学融入对话课的教学目标;2,与内容丰富、教学活动多样的对话课教学相比,词汇课会略显苍白与单薄。词汇课的教学需要教师利用语境和语篇带领学生感受所学词汇的语用功能,似乎我们需要的这个语境与前面的对话课又存在一定的重复。本文从教材整合的目的、教材整合的注意事项以及教材整合后的拓展与延伸等方面阐述如何通过对话课与词汇课的有效整合提高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益与学生的学习效益。
一、PEP小学英语对话课与词汇课整合的目的
小学英语每一个单元内的每个课时、每个活动版块之间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基于实际教学中不同的学情,这样的联系及教学内容对不同执教者来说总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小学英语对话课与词汇课的整合是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面相全体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或删减或重组或拓展,重新设定教学目标使教学更贴近学生学习实际,以富有层次、有梯度性的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益与学生的学习效益。
二、PEP小学英语对话课与词汇课整合的注意事项
对教材进行整合要充分考虑到教学实际需要,而不是根据个人喜好随意做出调整、删减或补充。教师不但要清楚了解教材体系、仔细研读课程标准,还要基本学生学情考虑是否可以对教材进行整合,因此教师在实施对话课与词汇课的有效整合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小学英语教材体系,确定教材整合的可行性
基于学生,基于教材。教师需要分析学生的学情及课时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综合考虑两个课时是否可以整合?教师对教材的整合要依据教材的主干思路和体系进行,切不可随意进行切割或删减以破坏整个学习体系,达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案例】五下Unit2 My favorite season A Let’s talk &Let’s learn
.png)
本单元第一、二课时谈论的话题是四季以及各自最喜欢的季节,学生交流的时候自然会涵盖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而非刻意回避本课时范围内没有出现的个别词汇,再纵观前后两课内容,Let’s learn的核心句型也已在Let’s talk中提前感知渗透,那么笔者认为将这两课时有效整合将使得课堂更自然、教学安排更融洽,更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以课程标准为大纲,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程标准》对本学科的课程性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等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教师必须严格遵循这些要求。在教材整合的整个过程中,教师承载着主导作用,教材整合并非是简单的将两个课时合并成一个课时,也不是把难的内容删减或变简单,而是将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整合以更符合学生实际、更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形式呈现。因此教师在学习课程标准了解教材体系的同时,还需要通过多学习、多交流来丰富个人的教学经验、积累更多的教学成果,充分提升个人的综合教学素养。教师需要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去研究教材、挖掘教材、灵活运用教材创造性地组织教学。
【案例】五上Unit5 There is a big bed A Let’s talk &Let’s learn
这两课时谈论的是Zhang Peng的房间摆设。在对话课中谈论到:There is a big bed. There is a nice photo. My computer is on the desk.当教师在对话教学之后可以通过问题:“ What else is in Zhang Peng’s bedroom?”进一步挖掘教学的空间。学生会通过问题自主观察图片并主动学习,包括在图片上出现却没有学习的新词汇:clock, water bottle, bike, plant等,教师可以顺势将Let’s learn部分的词汇教学融入这一环节进行。Let’s play 环节则可以保留到对话教学之后的拓展,教师提问:This is Zhang Peng’s room. What in your bedroom? 学生开始思考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描述自己的房间,在教师的引导下再次展开个自房间的交流分享,实现走出教材、走进生活的教学目的。课本48页Describe the picture这一环节,教师可调整到第二课时的开始,既做为对对话课的复习导入也及时巩固There be 句型的操练。
3.以学生为本,基于教材、用好教材、超越教材
教的归宿和落脚点是学生的学,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真正的主体。由于受地区差异、教师素质的影响,学生情况各不相同,我们要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水平、兴趣差异等,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堂教学,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切不可盲目照本宣科。教材是我们教学的主要资源,但不是唯一资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资源。在实际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度的调整、删减、组合或补充,合理并富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
(1)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生活经验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他们不只是课堂的倾听者与接收者,更是参与者与实践者。教师在实施课堂整合时,要从学生角度出发,体察学生的情感态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与障碍从而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重组,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高效率的教学课堂。我们的教学都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个人认知与生活经验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资源。如何使课堂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呢?教师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深入钻研教材,让英语课堂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结合,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有话要说、有话可说,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例如:
【案例】五下Unit2 My favorite season A Let’s talk &Let’s learn
.png)
在这一课时的对话课是非常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如果仔细观察学生的教师不难发现,五年级学生对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及其所对应的颜色、图案,以及学生个人所喜欢不同季节的原因都各不相同,学生在这一课时里是有话要说、有话可说的,如果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生活实际,基于学生的课堂设计自然成足于胸。教师在引导学生表达自己所喜好的季节及原因时,除了老生常谈的几个形容词 “beautiful, nice, pretty”等之外,可以横向往食物、天气、所做事物方面引导,如:I like summer. Because I can eat ice-cream.I can eat watermelon. I don’t like winter. It’s cold.在旧知的基础上学生能轻松并清晰表达,如eat ice-cream, eat watermelon, play in the snow, fly kite, play football, play basketball, go to the park等等,都是存储在学生记忆里的旧知,而在本节课的话题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这些旧知在新的情境中充分的激活并运用,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学生学习起来既轻松又有兴趣,不亦乐乎?
(2)合理的调整教材,用好教材
随着对话课和单词课进行整合的开展,自然会出现前后板块教学顺序的矛盾与混乱,我们可以适当的根据课堂教学实际调整教学板块,不必一一按教材编写顺序进行教学。而对于有些课本上的课堂活动练习设计,会存在难易不一的情况,也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难易的适当调节或内容的增减。或删减、或补充、或调整、或组合,一切要本着“基于教材、基于课堂、基于学生”的原则。小学英语对话课与词汇课的整合,要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的教学目的,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基于教材、用好教材、超越教材。例如:
【案例】四下Unit1 My school A Let’s talk &Let’s learn
在这两课时整合的过程中,笔者是这样对教材板块进行调整的:在导入部分通过单元主题“My School”滚动复习学生旧知,如: desk, chair, teacher, student,classroom,顺势导入“teacher’s office”,抛出问题 “But where is the teacher’s office?”引导学生学习Let’s talk,步步引领、层层挖掘。从Is this on the first floor?到Is this on the second floor?完成Let’s play版块教学,在眼看快找到办公室的时候出现library,整个过程学生充满好奇且不失兴趣,教师对教材的合理有效调整,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益。
三、PEP小学英语对话课与词汇课整合后的拓展与延伸
重视知识的拓展延伸。教学不仅仅传递课本上的知识,更是课程的创造与发展,教师要摒弃“教教材”的旧理念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依据教材展开丰富的联想。因此教师要将教材进行适当的拓展与延伸,给学生一片崭新的天地,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以拓展和延伸。
1.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笔者认为任何时候教师都应该做到跟踪所授班级学生的学情,课堂上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上存在的有共性的问题并记录下来,在新课与旧课的连接上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基于对话课与词汇课的整合课堂,教师要细心观察以下几个问题:学生是否由于课堂内容过多导致个别单词没有得到落实?在主题对话中学生能否开口表达自己所思、所想?或情境对话是否因为时间有限没有展开适当的拓展与延伸?基于以上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活动对第一课时进行补充与完善。显然第二课时并不是普通的复习课,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运用自己的智慧在整合课的基础上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再延伸。
2.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对话课与词汇课的整合并非简单的把两课时合二为一而使教师们节约课时直接展开第三课时的教学,而是让我们在合并有限的课时内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拓展与延伸,所以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肯定是立足教材且高于教材的。以下是修订版PEP6 Unit2 My favourite season A部分对话课与词汇课整合前后的教学目标对比:
.png)
从以上教学目标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整合之后的教学目标层次分明、更具梯度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益。
3.适当拓展文本内容
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与延伸,是指学习内容由课内向纵深处或向课外合理的拓展渗透。
课堂来源于生活,其课堂本身就是生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参考文本内容进行想象的链接,如探索文本背后的文化背景进行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特点选择与课本内容比较相似的课外阅读材料进行整合,使学生不断从中汲取营养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落实重点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个性潜能、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
小这英语对话课与词汇课的有效整合,是教师们教学中的一项新的挑战,也对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教师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有效整合教材,在整合教材中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陈琳,王蔷,陈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3]小学英语年度创新教学设计 2016 TOP10星教师[M] 201603
[4]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M]2011
[5]《小学教学设计英语》 山西省教育厅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