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秋燕
深圳笋岗中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各界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这就意味着,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而是要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重视起来。这就需要教师在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创新并发展,努力寻找更加适合当前教育形式的教学方法,从而使教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大幅提高。通过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可以帮助学生将教学内容理解的更加深刻,从而引导其熟练运用所学知识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整理成属于自己的系统化的理论框架,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促使其成为综合型数学人才。
然而我国仍然处于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使得大部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却忽略了教学课堂有效性的重要性,这使得他们只是一味地向学生传授各种理论知识,从而使得学生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并且,大部分教师都忽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另外,大部分教师都没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使得学生无法做到学有所用,无法将数学这门学科的实用性充分发挥出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发展[1]。那么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呢我认为有下面几个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他们才会付之于行动。比如,讲授相似三角形应用时,一开始设下悬念,如何测量旗杆的高度,能否不过河测出河的宽度,不上楼顶能否测出深圳地王大厦有多高等。这样设疑问有利于激发起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这部分教学内容中,化被动为主动,必然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比如,在教师教授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在教授学生如何解方程式时,引入“配方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法”这三种解题方法。并将全体学生分成十个小组,每一组都由成绩稍好的学生和成绩稍差的学生共同组成,以此来保证各小组之间实力平均。
在这之后,教师在每个小组中都选出一名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架起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然后教师要求每一个小组自行选择一种解方程式的方法,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学习这部分教学内容。由于解题方法数量少于小组数量,难免有几个小组会选用同一种解题方法,因此,选用同一种解题方法的小组可以互相借鉴学习方式,以此来使合作学习的实用性发挥的淋漓尽致。在小组学习结束之后,每个小组派出一名学生代表,到讲台上向全体学生展示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对于选择同一种解题方法的小组,教师可以根据小组的具体表现,对其加以评价,并作出相应鼓励。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充分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
(三)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逐渐渗透进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可以适当的使用多媒体技术,以此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理解的更加深刻,运用的更加熟练,从而提升其综合数学知识水平。比如,在教师教授九年级上册“投影与视图”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几何画板,在大屏幕上投射出三棱锥这一几何物体,然后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不同视角的三棱锥都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帮助学生将三棱锥这一几何图形掌握的更加熟练,也有利于自然而然地引出“三视图”这一教学内容。在将“三视图”这部分教学内容引出后,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将三棱锥的三视图逐个画出,并利用多媒体将绘画过程演示给全班学生观看,以此来帮助学生将三视图的画法掌握的更加熟练。还有在研究圆的性质时,利用用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其对称性的性质,在探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时可以借助flash的动态变化演示A字型,X型,子母型,双垂直型等,借助动态演示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有利于帮助学生将其理解的更加深刻,从而大幅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教育举措。通过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化的数学知识框架,从而帮助其将所学内容掌握的更加熟练,并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促使其成为综合型数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金连进.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20(12):28-29.
[2]郭晓灵.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考试周刊,2020(93):63-64.
[3]陈云素.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试题与研究,2020(30):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