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成英
济南市钢城区辛庄镇龙泉小学 济南市钢城区 271104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强调学习的社会性和情境性,为了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教师要积极营造平等、自由、民主的学习气氛,在师生、生生间展开充分的讨论、争辩和合作,另一方面,教师还要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利用各种有力的建构工具来促进知识建构活动。可见,在英语教学中创设优质教学情景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
(一)、创设模拟的优质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运用多媒体,创设模拟情境。
新课标指出:“英语课程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时代的内容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网络信息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由此,运用互动式多媒体既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闻其声、见其人、临其境的情境,又可以扩大教学容量、加快教学节奏。生动的画面,优美的读音,真实的语境,这样的教学情境极易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2.简笔画、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创设情景
利用简笔画趣味性、整体性、交际性和高效性性的特点,可以明显地改善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知状态,生动地投入到具有实际内容的语言交际活动中,克服复杂画面常分散学生注意力的缺点。如教学形容词 big\small ,fat\thin, tall\short long\short时我在黑板上画上一大一小两个苹果,一长一短两把尺子, 一高一低,一胖一瘦两个人的简笔画,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既学习了新知识又对旧单词进行了复习巩固,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接受语言知识的水平。
3、通过角色转换,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为了使英语更贴近多姿多彩的生活,通过角色转化,让学生创造性的理解教材、表述教材、活化教材,把听、说、读、写与创造性思维有机的结合起来,使英语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和情趣。如:教学 How much are there ......? 本单元主要是学习如何购物的语言知识。在模仿和操练新句型后,我在讲台上放上书包、围巾、帽子、衬衫等物品,然后再让同学们分别表演营业员和顾客,这样学生很快进入角色,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语言感知和口语交流能力。
(二)、创设真实的优质情景,让学生学以致用。
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独立思考,积极质疑,只有在活跃、宽松、民主的问题情境中才能实现。在教学there be (指某地有某物)这一句型时,为了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我采用了竞赛的方式。我把全班分成五个小组,以组为单位进行分组比赛,假如学生在描述时无明显的语法错误,句子通顺,表达的内容正确,其所在的小组将获得一分,反之则不得分。第一轮由各组的发言人按顺序发言,轮完四到五遍后,第二轮由各组自由发言。最后选出得分最高的一组。在这种激励下,学生们表现非常积极,思维非常活跃,学生十分轻松的把所学到有关”There be”结构的所有句式句子都巩固了一遍,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
2. 创设新课导入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在教学“Good manners 时的导入”上课了,值日生报告刚刚结束,一个学生来到教室门口。
S (Student): May I come in?
T (Teacher): Come in, please. Don’t be late next time.
S: Sorry, sir. I’ll never be late again.
T: Well. It’s bad manners to be late in class. What are good manners? The text will help us to know. Now let’s begin our new lesson – Good manners.
这是一个学生上课迟到现象,是在上课前安排好的。这种现象很正常,体现了情境的真实性;由学生的“bad manners”行为引出新授课题“Good manners”,加深了学生对manners的理解和对“bad manners”和“good manners”的认识。促进教学活动有序有趣的进行,提高了学习效率。
3.运用体态语言,创造形象的体态情景。
体态语能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使陌生的字母组合与活生生的事物联系起来,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英语课堂教学以交际为主,生动活泼甚至夸张的手势、表情、动作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促使交际愉快地进行。学习“Where’s the post office?”,是教学“问路”和“指路”的话题,采用的是先通过短文的学习引出一些基本的“问路”和“指路”句型,“Is there ---?, Where’s the supermarket? ” \Turn right ,Turn left go along fourth Street;.开始时,先用书上的图来让学生直观的理解,然后机械的操练几遍。再把教室当作城市分成几个街道和马路,我走路线,我边走边演边说,同学们通过有趣的动作和几个同义句的重复,关于“问路――指路”的句型在师生的欢笑声中掌握了语言知识。
4.利用实物、道具等创设生活情景。
学生在语言实践的情景中模仿课本语言能获得发现的乐趣,语言能力的提高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如在教学Is this your pencil?这个句型时,我拿着一只铅笔,一边走进教室一边问:Whose pencil is it? Is this your pencil?这时学生很好奇,都想知道这只铅笔是谁的。于是,我就让学生去找它的主人,学生拿着铅笔去问同学:Is this your pencil? 直到找到它的主人,同时用Is this your pen/book/eraser/ruler?等句型来替换,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及时把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提高了英语教学的趣味性。
教师通过创设激励学生积极学习的环境和彼此交流的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地进行听、说、读、写训练,从而提高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