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启程
四川省南充市第六中学校 637000
摘要:新课标提出高中历史教学要培养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就应减少对学生的限制,重视历史多元化内容的理解。多元史观的运用符合生本思想下的教学设计,能够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历史,更好的分析历史中意义和意识,以此历史知识的学习中多元认识,建立历史解释、时空观念的素养。本文对多元史观进行了解读,分析了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运用多元史观的必要性,并提出了运用的方法,希望可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有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标;多元史观;运用
前言:在传统教育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学的开展都是以固定的知识内容为核心,学生的学习理解更多而是单方面的记忆,并没有度历史做分析,所以历史思维能力较弱,学习中也缺乏观念的支撑。随着新课标的提出,高中历史教学需要以学生的综合性学习为核心,设计自主学习的过程。而历史学科的综合性学习就是以不同的历史观念做知识的探究理解,多元分析历史内容,以此达成有效的自主学习。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重视多元史观的运用,让教学支持学生的综合性学习。
一、多元史观的解读
多元史观主要有文明史观、社会史观、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唯物史观。文明史观是人类文明发展为基础的历史观念,将历史的进程划分为文明的发展。社会史观是针对社会的形态、社会发展、社会流行因素的历史观念,与历史大事之间结合分析历史知识。革命史观是从革命斗争下社会演进角度做历史解释的观念,以阶级对立和革命发展为中心思想。现代化史观是从现代社会的角度去分析近代历史内容,深度理解近代历史[1]。全球史观是从全球共同发展的角度分析人类的进步。唯物史观是从物质和生产角度做历史的解释。
二、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运用多元史观的必要性
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要让学生全面、准确的分析历史知识,针对历史事件做辨析式的理解,能够做多元性的分析,以客观事实完成历史知识的深度理解。但是高中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更多的是单一性的思考,没有多元学习的能力。因此,多元史观的运用就成为必要的教学工作[2]。通过多元史观的运用可以提一道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历史知识,能够增强知识理解认识,也能为自主学习提供方向,使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有认知和能力的补足。并且多元史观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在解题中全面解析信息,能够从多元角度做历史解释,也就可以培养解题能力,提升历史成绩。
三、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运用多元史观的方法
(一)运用多元史观建立合作学习
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空间,为保证教学的效率,合作学习成为主要方法。在合作学习中可以运用多元史观让小组中以不同的角度做课程知识的探究理解,让个人理解认识达成合作思考,可以提升合作学习的效果。
比如在《古代商业的发展》这一课,教师就可以将唯物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作为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中从商业生产力、文明创造、社会水平三个方向做学习理解,合作学习有了多元的方向,合作中的学习就能有全面理解,有效避免了形式化的合作学习。在多元史观的运用下,知识的理解会有完善,而学生也能全面分析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制约条件、规律和成果。在多元史观下的合作学习会呈现出各个小组知识认识差别较大的情况,所以在知识总结中,教师要引用信息技术,保证古代商业发展的多元知识点呈现,并使学生能够有效理解认识,实现有效教学。在方式上可以建立思维导图,但是其中的内容为空白, 由各个小组来做合作学习成果的展示,从而填充到思维导图中,在完善空白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有全面的理解认识,还能有多元史观的建立,深度理解历史知识。
(二)运用多元史观推动讨论分析
历史知识的学习理解要让学生有深度的理解认识,在新课标下要重视学生多元史观的学习方法建立,所以需要优化教学中的讨论分析,教师以多元史观为基础,提出不同的历史观念解释问题,让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够从多方向思考。比如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个人理解认识,可以提出整体史观的问题,让学生探析文艺复兴对全球文化的影响,提出唯物史观的分析,促进文艺复兴下对社会生产力影响的解释探究,提出文明史观下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人类文明的影响。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讨论分析就有了全面理解的内容,在氛围和环境上能够达成历史学习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效果。这其中要注意对正确知识的保护,不要让多元史观的讨论分析丢失方向,所以技术在组织讨论分析的过程中,要判断学生讨论的方向,并针对所表达的观点做判断,对于错误的认识要做指正,不足之处进行补充,以此让学生有正确的知识理解。
(三)运用多元史观组织知识总结
多元史观是历史知识所呈现出来的多元性,高中历史教师更应该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总结,达成全面理解。在教学中要运用多元史观来组织知识总结,以多元史观的推动学生做知识理解的完善[3]。比如在《祖国统一大业》的教学中,当学生完成初步理解认识之后,在课堂总结上可以采取将多元史观树立为具体的内容,让学生逐步完善知识的理解,从不同的角度作分析,达成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多元史观的知识总结中要注意对学生理解认识的纠正,并针对祖国统一大业的意义,使这一课的学习中有对祖国发展和民族统一的分析,以此达成思想认识的培养。知识总结中的多元史观运用要把握学生的想法,并做好总结分析,在内容上逐步完善,同时要注意思维上的认识,对于不同史观的分析做好设计,保证学习能力和历史解释的有效培养。
结论:总而言之,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多元史观运用让学生能够有综合思维的发展,可以强化分析和思考,也能增加历史知识的全面理解,让历史知识和思维形成体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运用中,教学要注意多元史观下学生的不同认识,并针对个人理解作引导,指导多元性的理解,加强应用性的思考,建立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做多元性的历史知识分析,保证认知的全面性,可以从不同角度解释历史因果关系,让历史核心素养随着知识学习得到成长。
参考文献:
[1]王侠.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元史观的运用[J].高考,2021(06):29-30.
[2]黄赛男.应用多元史观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9(22):79-80.
[3]谭卫红.高中历史课堂中“多元史观”的内涵与应用[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14):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