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俊杰
四川省中江县万福镇中心学校 四川中江 618100
摘要:语文教学的基础是阅读,有效的阅读教学能够开拓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尤其新课标指导下的语文教学,侧重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而阅读能力作为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阅读教学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关键词:阅读教学 小组合作 学习 有效模式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既是“导演”,又是“主演”,而学生只是配角或观众,这显然与新课程改革不相适应。我们知道:“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
一、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1、根据学生特点,合理划分小组成员。
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能力都参差不齐,因此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合理的划分小组成员是关键所在。在小组的划分上,老师应该尊重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个性差异,进行相对平衡的小组划分。首先,小学生普遍自制力比较差,集中注意时间短,生性贪玩,所以老师应该选拨相对性格稳重、自制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强的孩子担任组长,对各个小组的进行有效的管理。其次,在小组人员分配上,应该本着相对均衡的原则,从学生的性格、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等方面,进行平衡分配,一方面让学生在公平、平等的原则上进行组员的组合与竞争,另一方面有利于小组的个体管理。
2、制定严格的小组合作学习纪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尤其是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自制能力比较差,所以教师应该给学生制定一些小组合作学习的规章制度,以此约束全体同学,让他们按照要求进行合作学习。一个有纪律的组织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和小组合作的有效开展。
3、确定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和频率。
教师必须明确:不是所有的小学课文都适用于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的,譬如一些题材、形式相对新颖,阅读难度相对较大的文章,应该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这样学生才不会偏离方向,也不会因为学习的内容难度过大,讨论分析不出结果而放弃。而对于生僻字较少,文章结构清晰,且思想内容相对简单的文章,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阅读模式进行探讨。同时应该确定一个讨论的时间范围,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老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制定小组合作学习的题材和时间。
二、小学语文阅读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途径:
1、制定目标,明确任务。
阅读教学是师生与文本、作者、教材编者之间的对话。因此阅读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关注文本特点、编者意图、学情分析等三个维度的融合。另外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时不仅要关注总目标的确定,还要关注子目标的细化分解、优化配置,这样才能将目标落到实处。例如在精读环节,可以安排这样几个子目标:先读课文,弄清字词;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又读课文,感知段落层次结构;还读课文,品味精彩句段及写法特点,最后达到有感情地朗读的目的。
“字词——句子——结构——写法——诵读”五个环节,渗透了学法指导,将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最后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到人文情怀,在形式丰富的语文实践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在课堂上要清晰提出每次阅读训练的目标,使学生心中有数。例如教学《火烧圆明园》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目标:一是借助工具书学会本课生字词语;二是朗读课文,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三是用自己的话谈谈: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四是查阅相关资料,写一写你读了课文后的感受。小组根据本组的实际情况分配好每个成员的任务,使组内每个成员都有思考解疑的机会,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明确的目标导向,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就有了清晰的方向。
2、独立思考,提出疑问。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常有这样一种误解,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从头到尾在一起讨论学习。殊不知没有独立思考的过程,合作学习也就失去了凭借。因此,小组合作学习之前的独立思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在提出自己的疑问。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3、自主讨论,形成共识。
自主学习是基础,相互合作是补充,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是目的。就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一般应当以小组为单位,先各自研读、思考、判断并形成自己的答案。然后,小组内交换意见,形成共识。这一过程非常重要。它是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的基本要求。无自主就无学习,无合作就无小组。自主的过程正是获得知识的过程、思考的过程、体现方法的过程、暴露知识缺陷乃至学习态度的过程。这些过程都在合作中得到体现。
在独立思考之后,学生既有了对所讨论问题的理解,也有了自己理解之后提出的问题。这时的学生已到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境地,而小组讨论正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机会。组内讨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过程,要注意要让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提出问题,共同讨论解决。
4、组间交流,师生对话。
在小学语文阅读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小组成员之间比较容易产生积极地探讨和意见交流,但是由于组员之间的人员数量比较有限,在分析问题上具有狭隘性,因此在小组成员之间讨论之后,老师应积极地引导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这样学生之间互相学习的机会才会更多,分析问题的角度才会更为全面。
5、全班交流,总结评价。
全班交流,也可称为组际交流。就是在组间交流以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交流成果,作为全班评议的对象,同时每个学生都可以对某个小组的汇报提出赞成或反对的意见,讨论迸出了思维的火花,使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达到了高潮。
总结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目标的达成环节,也就是汇总总结各小组的交流成果,这主要由教师来完成,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来完成,好的总结评价可以收到积极的激励作用,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三、结语
总之,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阅读,思维激发训练与培养,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发学生封存的天资,开启学生关闭的心智,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在合作学习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