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激励策略的实施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4期(下)   作者:陈石养
[导读] 不论是对于任何国家,道德的品质教育一直都是教育的重心
        陈石养
        广东省英德市西牛中学   513028  
        摘要:不论是对于任何国家,道德的品质教育一直都是教育的重心。文化知识的教育是提升学生整体知识素养的重点,但德育的教育才是影响学生三观,性格以及道德品质,做人规范的关键。对此,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把关,并且对学生的德育文化进行重点教学。而激励策略在教学中的使用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同,将其应用于德育教育中也有较强的必要性。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策略
引言
        就德育教育的必要性而言,大致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德育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成分。其次,德育工作在青少年健康成长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除此之外,其也是青少年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由此可见,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势在必行。
一、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现状
        (一)激励策略实施力度不够
        激励策略实施力度不够这一问题制约了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一方面,对于应当进行大力表扬的优秀行为,部分班主任没有予以充分的鼓励,或者其激励措施相对而言比较单一,从而致使激励效果不佳。该现象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挫败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得德育工作更加难以开展。另一方面,针对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其也没有予以严格的批评。
        (二)德育活动不经常开展
        就目前而言,初中德育大多都是教授学生相关的德育知识,而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实践活动,学生只掌握了一些德育知识,但未经过生活实践,行为上没有得到强化,自觉性上未加以锻炼,学生对德育相关的思想内涵更是无法深层次地体会,德育预期目标不能落实,失去了德育的真正意义。另外,一些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德育教学只进行宏观的普及,而很少能做到针对某个学生或某件事进行深入了解和具体分析。因此,激励策略的实施也比较表面化、形式化,未能真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二、初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的方法
        (一)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
        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他们对于学习的态度也是不同的。因此班主任在展开初中德育教育工作时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以此来激励学生们学习。在课堂上教师要先了解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并且鼓励学生们给自己制定一个学习目标,激励自己学习。比如对于在课堂上表现比较差的学生,班主任可以和他单独聊聊,了解一下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激励他们,让这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树立自信心。如果这类学生有所进步的话,教师也要给予他们科学的评价。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以不断的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
        (二)妙用情感激励,让德育工作更灵性
        人都有充沛的情感,更十分重视情感,如果想要学生能全身心接受教师传授的德育知识内容,有必要借助情感催化。当师生情感逐渐升温和交融时,学生就会乐意接受。一旦双方情感处于对立状态,那么即使教师再投入或传授的知识内容再生动也无法触动学生。对此初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应贯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原则,宽严并济,紧抓时机引导学生,并借此激励学生不断上进。如果班主任想要和学生情感交融,那么就要学会尊重学生和理解学生,由此一来学生才会对班主任产生信任和亲近心理。

同时,班主任还需具备博大宽广的胸怀和强烈责任感,以一颗真心对待学生,除了要关心学生学习情况,还要细心留意学生生活和身体健康状况,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逐渐成为学生能推心置腹的朋友。班主任还要及时赞赏和表扬学生在学习方面取得的点滴进步,关心家庭状况较差的学生,引导此类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初中班主任德育目标即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和品质。借助德育能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自我约束。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教师可在班级中设立德育评分制度,再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以流动红旗激励制度吸引学生参与,表现最佳的小组可获得流动红旗,哪个小组在该学期获得流动红旗次数最多,期末可得到相应的奖励。上述实质性情感激励措施能促使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中形成良好的自律意识和竞争意识,有利于全面落实德育教育目标。此外班主任在情感激励中还应注重运用语言激励,相同事情运用不同语言表达方式或语气必然会产生较好的情感激励效果。例如,当学生犯错误时,如果班主任将责罚的语气调整为关心语气,引导学生自主说出犯错的原因和过程,之后再耐心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由此一来就会收到截然不同的情感激励效果。如果班主任在课下运用平等且幽默的语言和学生沟通交流,学生就会放下心中对班主任的恐惧、戒备,主动和班主任接近,有利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当学生信任班主任后就会将处于青春期的疑惑告诉对方,就能便于及时疏导和指导学生。与此同时班主任还需学会善于放大学生优点,肯定学生的进步,当学生了解班主任对其肯定和鼓励的态度就会激发潜在的学习动力,提高情感激励效果。
        (三)实施自律计划
        德育工作并不是一项简单的知识教育活动,而是要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道德素养,所以自律非常重要。激励制度的引入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自律能力。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例如在开展了一系列德育活动之后,让学生投票选出十佳学生,对于当选学生进行物质奖励,这样的做法能从本质上激励学生,还能增强班级凝聚力。再设置一张自律表,设计一些生活以及学习计划,学生根据自己每天的实际情况填写表格,看各项任务是否按时完成,学生普遍存在一定的惰性,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久而久之,养成良好的习惯。激励有着多种形式,这种自律表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这种激励的影响是深远的,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感受到自律带给自己的力量、改变。此外,可以组织“小小记录员”活动,让学生记录身边出现的好人好事,既能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好习惯,也能让他们在记录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积极影响,将德育教育渗透在各个环节中。不管何种活动,都要有一定的奖励措施,不管是口头奖励还是物质奖励,这样才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做法被认可了。此外,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自己一定要注意自身的行为,只有做到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在不断的道德熏陶下,逐渐养成健全人格,做一个优秀的国家栋梁之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初中生未来的发展影响深远。所以作为初中生班主任责任重大,班主任要结合初中生的特点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科学的实施激励政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魏细书.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13):175.
        [2]杨林.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探讨[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3.
        [3]胡波.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19(18):170.
        [4]张海河.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中华少年,2018(21):81.
        [5]庞宝声.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研究[J].新智慧,2018(02):16+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