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祝芳
广东省湛江市麻章第二小学 524094
摘要:就当前小学教学的发展来看,由于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在其班级管理期间存在诸多的阻力。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保证学生在后期学习以及生活的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空间,作为小学教师必须要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建构。本文主要是根据当前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师生关系建立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和谐师生关系
引言
就当前的班级管理来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很多学生无法主动、积极的与教师进行交流,作为教师也没有从思想上重视,致使后期建立和谐关系存在极大的阻力。比如学生在遇到困难的过程中,没有直接去询问教师,反而对其产生一种畏惧的心理,而教师也没有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为了更好地改善这种现状,必须要重视当前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一、注重民主化的管理方式
在当前的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很多的教师在其管理期间并没有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利用。就当前的师生关系来看,教师的管理方式主要分为民主型的管理方式、专制型的管理方式、溺爱型的管理方式等[1]。为了能够更好地融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最为提倡的管理方式主要是民主性,因为通过这种管理方式的有效应用,在进行班级活动内容开展的过程中具有积极的影响。比如说在进行班级内部班干部的选举的过程中,亟需积极主动地去吸收和听取学生的意见和想法,根据不同学生在其班干部选择的观点抒发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对其班干部评选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观察,然后在此基础之上,选择学生都共同认同的班干部。只有这样的选举方式,在后期的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才会更加的公平、公正,而且在进行日常事务处理的过程中也会更加的方便[2]。特别是在教师不在教室的情况之下,对于一些日常琐碎事物的处理,这些班干部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关系建构的第一步就是要有民主化的管理方式,作为小学教师,在进行和谐师生关系建构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这种方式的运用。
二、言传身教
在当前的教学管理活动中,由于小学生自身的认知以及生活经验的缺乏,因此,在其事物和日常行为等上面更多的会模仿教师,那也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在日常的言谈举止以及行为上不断地规范自身,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形象。
与此同时,在进行作业检查以及作业批改的过程中有一个细心的态度,针对自身所做出的承诺要积极的兑现。在进行日常班级管理工作期间,对于学生自身是否将每一项工作都落到了实处,是否按照规定去实施,这些都会在教师的带领之下受到影响。只有不断地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严格的遵守规章制度,无论是从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能够为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只有这样,在进行后期管理的过程中,学生才会乐意去倾听,在学习的期间才会更加的积极、主动,这对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发展来说具有积极的影响。
三、重视班级目标的建立,完善班级规定
就当前的小学班级管理现状来看,作为教师必须要明确当前班级管理的目标和要求。除了要制定一个短期的教学发展目标以外,也要有一个长期的战略发展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用一种长远的目光实施班级的管理。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地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稳定的学习氛围,稳步增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通过搭建小组的模式,让学生之间能够团结、互助。除此之外,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学生,以一种温和的语气对待学生,积极的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当前的班级活动中来。同时,班干部能够积极地承担相应的职责。作为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在生活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具体情况,通过多途径、多种方式主动去了解学生的心理。通过制定明确的班级规定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日常教育,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规则意识,在日常行为过程中,能够规范自身的言行。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日常班级规定制定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结合学生的意见和观点,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规则的制定,针对部分规则存在问题和歧义的地方,一定要进行及时的记录,进行整改,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班级班干部的管理,愿意主动与教师进行交谈。通过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努力,进而实现教学的发展目标,为整个班级的日常管理的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也为师生关系之间的建构创建良好的发展条件。
四、结束语
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于整个班级的管理来说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这种关系的建构可以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教师的日常班级管理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通过这种和谐关系建构,能够极大的密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这种关系对于整个班级以及学校建设的发展来说也会有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翟艳春.浅析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师生关系的构建[D].人才资源开发,2015,0(24):56-56.
[2]谢林瑶.小学班级管理中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新课程,2016,0(28):20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