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视角下小学语文课堂练习模式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4期   作者:傅伟宏
[导读] 既然语文新课标中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傅伟宏
        福建省厦门市康乐第二小学
        摘要:既然语文新课标中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就需要以学生为本,教师要将这种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给我们的语文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切实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构建生本语文课堂对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建立对语文的好感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本文将针对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生本视角;小学语文;模式分析;构建策略
        引言
        “生本”的要义包含了多个层面,不仅仅是教学过程中的摒弃教师主体,“以学生为本”,也包括了尊重青少年受教育者生活、成长的客观规律,尊重生命本身以及人类对汲取知识所具有的重要精神意义。在许多教育教研发达地区,“生本”理念早已经普及,近几年,“生本”教育也走进了我市的课堂,并逐步为教育机构、教育研究人员、学校和教师所接纳和认可,并在课堂教育教学工作中大面积使用,成为具有鲜明现代特色的教育方式。
        一、构建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重要意义
        生本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开展任何的教学活动都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一切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为前提。当前,很多学校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都开始进行着生本教学的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充分证明,生本课堂在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提升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正在进行部编版的改变,其中就充分展现着新课改的理念。语文教师要深入挖掘部编版教材的精髓,从教材入手构建语文生本课堂,全面落实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要求。首先,在语文教学中构建生本课堂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进行文学赏析,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提升。其次,在语文课堂中开展生本教学也是因材施教的本质所在。因为小学生有着较强的可塑性,但同时存在的差异性也较大,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优势和不足,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自我完善,从而确保学生得到一个均衡的发展,这才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再次,生本课堂的构建不能够脱离教材本身。[1]我们应该在结合教材大纲和小学生性格特点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练习的构建策略
        (一)借助小组合作,通过交流讨论构建生本课堂
        小组合作是新课改下一种比较流行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给了学生足够的信任,让学生通过合作对某个知识进行探究,学生的自信心和求胜的欲望也会得到激发。另外,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参与到了和老师以及学生的互动中,他们能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寻求解决困惑和疑难点的途径。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沟通能力是一种很好的方法。[2]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课时,我们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让学生在组内互读课文,找出自己在课文中的疑惑点,进行组内讨论。在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教师再给出若干问题:大青树下的小学有什么特点?上课的时候为什么窗外变得安静了?然后,再让学生进行组内讨论,每个小组选择学生代表回答问题。通过这个方式,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角,他们的沟通能力和独立探究知识的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


        (二)关注学生情感体验,构建和谐语文课堂
        生本课堂不仅仅要求我们注重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要兼顾学生的情感体验。语文课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同时也强调实践性。因此,教师需要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其正确价值观的养成。语文教学不能够急于求成,教师要通过启发性的教学,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中有所感悟和体验。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灰雀》时,如何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笔下灰雀的可爱,使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不见灰雀的失落和担忧到再次看到灰雀的欣喜,这些都是需要教师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感知和体验的,急于求成自然无法取得好的感受效果。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以假想的方式来获得和作者的共鸣。
        (三) 落实当堂目标检测“生本课堂”
        关注有效学习,当堂检测,对目标达成尤为关注。当堂检测是对学习目标的观照,既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又帮学生检验学习效果。因此,教学过程中要选择恰当的方式,留出合理的时间,用于落实对于学习目标的当堂检测,这是“生本课堂”的一个重要特征。当堂检测重在“当堂”二字,研究表明随堂检测评价可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为牢固。落实当堂检测就要求师生在课堂学习中及时反馈,及时反思。
        如在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之后,针对课文的核心段落可设置多人次轮读、“小老师”带读、仿写句子、和改写句子等当堂检测形式,既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进行了效果检测,也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行即时训练。生本课堂强调“以生为本”,面对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落后,践行中的生本课堂像一株坚强挺立的新芽,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万象更新。通过引导自学、合作学习、强化语言文字训练、分享表达、当堂检测等教学策略来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健全独立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四)利用微课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现如今,微课教学在各个学科中得到了普遍应用,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通过课前观看一段短小的视频,学生先对学习内容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然后找出自己的疑惑点,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学习。学生通过微课建立起了预习的兴趣,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和探究知识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时,我们可以准备一个十分钟以内的微视频,通过视频的呈现,让学生对这三首古诗的写作背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让学生通过动态的图片认识天门山、西湖和洞庭湖,了解作者描写的这些景色,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三、结束语
        总之,核心素养下的学科教学侧重于学生主体性的构建。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打造小学语文的生本课堂,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丰富我们的课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汪芹.探究式教学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捷径: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模式探微[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8(8).
        [2]宁春生.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29).
        [3]章银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视角下阅读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2018(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