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价值观的引导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4期   作者:李双燕 张艳红
[导读] 每个人都有对人生、世界、情感、金钱等的观念

        李双燕 张艳红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中学  
        摘要:每个人都有对人生、世界、情感、金钱等的观念,这便是人们常说的价值观。价值观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是可塑的,受环境、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正确的价值观不仅帮人们辨别是非,还能帮人们确定未来的方向,掌握前进的动力。高中学生处于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抓住这一时期为高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让他们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获益无穷。教师理应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价值观引导
        引言:高中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工作可以用多方面进行,可以在多个场所开展,语文课堂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培养场所。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语文为各个学科的进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力量,也为学生的品质养成、性格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高中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广泛地接触着各类文体,不断地进行着阅读、写作等练习,这些都对他们价值观的培养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单从阅读来说,语文的阅读对高中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
        一、阅读帮学生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
        独立健全的人格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独立健全的人格主要是指一个人在心理、道德、生理等多个方面能达到和谐和平衡,具体说来,则是一个人能否充分了解自己的思想和需求,对未来目标是否有清晰的认识等等。具备独立、健全人格的人,能更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在高中这一关键阶段,帮学生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是十分关键的。高中的语文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独立、健全人格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围绕学生的价值观培养,精心挑选了许多有益于学生学习、吸收的课文,如现代文《我有一个梦想》《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及文言文《兰亭集序》《游褒禅山记》等。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带领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致的拆解、分析,并进行多次的阅读。这一过程,除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涵、体会情感之外,还能将其看作成学生在与名人、名家进行思想的碰撞和精神的交流。高中学生可以通过这一形式完成与名人、名家对话,通过对他们作品的鉴赏,感受到他们的思想理念。从名人、名家身上,学习人生的道理、处世的理念。通过他们而反观自己、纠正自己,从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完成对自己的人格塑造。
        二、阅读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认知等能力
        价值观是基于人的认知、理解、判断等方面的能力而形成的,教师在高中阅读教学中,通常会积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以学生为主引导和推荐他们完成课内阅读及课外拓展阅读。在课外拓展阅读中,高中学生将有机会接触涵盖面更广、内容更丰富的阅读材料,在他们阅读和理解这些材料的过程中,各种能力也将得到充分的激发。

而这些能力的激发,对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为高中学生推荐多维度的阅读材料,如中外名著类、人文社科类。中外名著如《孟子选注》、大文豪莎士比亚所著的四大悲剧、四大戏剧,通过对古今中外名著的阅读,学生可以不仅可以接触更多的文体,学习更多的语言表达方式,更重要的是,还可以了解不同时间、不同国别的人所经历的故事,通过对这些故事的理解和思考,丰富自己的感受力,扩大自己认知的深度和广度,从而重建或优化自己的价值观。而通过对人文社科类书籍的阅读,学生们则可以超越国籍、人种、宗教等去了解和感知更大的世界,跳出生活的圈子,拓展视野,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长此以往,他们便可以通过阅读形成更完善的价值观,为他们的未来发展争取更多的可能。
        三、通过阅读,发现世界的真善美
        美育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目标之一,所谓美育教育即让受教育者具备对美的感知力、鉴赏力、创造力,这些能力能有效地帮助受教育者感受生活的美好,并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陶冶他们的情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也充斥着对“美”的歌颂,以及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首先,阅读的文本本身就蕴含着文字美和结构美。而从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来看,还能发现许多人物形象美、景色美和场景美。从《孔雀东南飞》的文字中,学生可以体会到主人公真挚的情感和反抗的形象;从《荷塘月色》的文字中,学生可以体会到明月之下,夏夜的清新幽凉;从《巴黎圣母院》的文字中,学生可以想象到神圣的大教堂那庄严的建筑美。书本本身就蕴含着对美的鉴赏,学生通过对书本的阅读,同样也可以学习发现美、鉴赏美,从而丰富自己的感知,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
        其次,在阅读鉴赏文本的时候,引导学生去感受现实生活中的美,让学生的心灵和自然、人生互动,从而激发学生内心对于美的感悟能力和对美的渴望。如读《兰亭集序》可以让学生去感受暮春之初,惠风和畅的自然盛景,文人雅士赋诗咏怀的高雅情操,进而引导他们敬畏自然热爱自然并追求高雅的娱乐方式。
        结束语:受生理和心理发育因素的影响,高中阶段的学生易矛盾、心思细腻敏感,也正是这一阶段,对他们的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此阶段学生的特点,运用专业的教学手段,为他们进行科学的引导,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施兆琴.用语文的魅力点燃激情——浅谈语文快乐课堂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效引领[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05):65-66.
        [2]王天婵.例谈初中语文课堂的价值观引领[J].学语文,2019(03):38+49.
        [3]金刚.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8(Z1):6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