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燕
(河北省三河市三福庄小学,河北 三河 065200)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师生教学互动性的缺乏、小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的有效性、学生表达能力的不足等突出问题,本文以这三个问题出发,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法,提升课堂互动性;有效实现课堂内外联动,发挥学生能动性;积极开办阅读表达类活动,提高学生鉴赏力。期望上述方案能对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语文阅读; 情境教学法; 课堂内外联动; 表达能力
韩愈曾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作为一名教育行业从业者,作为老师,应当为学生解惑,引导学生专心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童年是人的一生中至关重要的时期,而作为与童年密切关联的小学教育环节,与学生性情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当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方法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困境
语文是学习知识的基本手段,也是培养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鉴赏能力的基本手段。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对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但很多老师和家长并未意识到对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且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尚存在部分需要改进的问题。其一,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多是由教师主导,学生在老师的教导下朗读课文、学习生词、理解文章大意,学生的参与度较低,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上缺乏有效互动。其二,学生课堂外花费在语文阅读上的时间十分有限。随着当前经济的发展,家长对教育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大部分小学生的课余时间均花费在培训班上,而培训班较为普遍的是音乐、舞蹈、奥数、作文等,针对阅读类的培训班几乎未看到,虽然作文培训班与阅读相关,但作文培训班更多的是教导学生的应试作文能力,而不是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其三,学生的表达能力不足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当前我国虽大力主张推行素质教育,但仍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大部分老师和家长着重放在阅读理解上,导致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够,阅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理解,也离不开学生对阅读文本的表达与学生想象的展开。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路径分析
上文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困境,下文将针对师生教学互动性的缺乏、小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的有效性、学生表达能力的不足这三个方面出发,结合具体课文分析具体有效的解决方案。
2.1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法,提升课堂互动性
一个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热情的课堂应当是一个老师和学生之间充分互动的课堂。对于小学生而言,其专注程度较低,很容易被其他事情分析,老师多与其进行互动,让学生之间也实现阅读上的互动,对学生来说不仅可以更有效理解阅读内容,也有助于让小学生投入于学习中。
例如在《陶罐与铁罐》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先领读一遍文章中的生词,之后要求同学们通读全文,询问同学们是否还存在不认识的字词,若同学们无生词问题,接着就可邀请三名同学上讲台进行角色表演式的课文朗读,一个同学负责旁白,一个同学负责扮演陶罐,一个同学负责扮演铁罐。文章读完后,老师可对学生们的表演进行点评,如陶罐说话的语气,是否足够谦逊,而铁罐在文章中较为傲慢,朗读的时候应当带有轻蔑的以为。在老师点评完后,还可让同学们举手对三位同学的表现进行点评,待点评完让学生们举手说出自己的完善意见,再谈学生们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如此,这篇文章就通过这种情境表演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充分融入课堂学习,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互动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认为阅读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2.2有效实现课堂内外联动,发挥学生能动性
语文阅读的教学不仅要抓住课堂内的时间,同样不能忽视课堂外的时间,课外阅读的广泛性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加强学生对新事物的探索与认知。实现课堂外与课堂内的有效联动,需要老师的积极引导,同时也需要学生以及家长的配合参与,老师应善于通过布置课外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例如在《莲花》一文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文章之外,可在课外要求家长带学生去公园实地观看荷花,如果不是荷花的季节,也可让学生观看荷花的生长历程视频,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切实领会荷花的美丽之处,近距离观赏荷花与荷叶,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良好习惯。还可要求家长为学生购买与荷花有关的其他文章,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然后在课堂上就两篇文章中对荷花的不同描写提出自己的看法,学生之间还可就不同文章进行分享借阅,实现课堂内与课堂外的良性互动,拓展学生的阅读面。
2.3积极开办阅读表达类活动,拔高学生鉴赏力
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息息相关、相辅相成,阅读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丰富语言表达,语言表达的流畅性有利于拓展阅读鉴赏空间。阅读不仅提升学生的接受知识、掌握阅读知识的能力,而且还可以让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式提升表达思想的能力。如果学生能将阅读的文章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再用于写作中,那样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将进一步拔高,学校或者老师可以在校内或者课堂上积极开办读书会、读后感演讲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参与阅读、享有表达。
例如在《守株待兔》等文言文的课堂教学外,可组织寓言故事读书会或者寓言故事演讲比赛等活动,学生们课外阅读寓言故事,通过读书会或者演讲比赛等方式向其他同学或老师讲述自己所理解的寓言故事或者读完寓言故事后的感想。学生们既可以采取情境表演的方式表演“宋人”和“兔子”,也可以表述自己读完故事后,明白了人不应当死守经验、不知变通,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积极奋斗,不应心存侥幸。让学生们通过语言表达提升自信心,提升自己对文章的鉴赏力,在主动的学习中提升自我,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
结束语: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不仅依赖老师的教学水平的提升,更依赖于学生阅读能动性的发挥,老师应当善于运用课堂内、课堂外的一切资源,积极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通过各类活动,让学生在阅读后充分表达自我,享受阅读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史华丽.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46.
[2]吴赍琳.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解析[J].学周刊,2020(31):63-64.
[3]李海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J].基础教育论坛,2020(28):37-38.